-诸皇子封王
宣政殿。
经过一番还算激烈的讨论,已是基本有了定议,虽然尚未确定储君人选,但已为诸位皇子敲定了王爵封号,至于就藩一事,皇帝陛下很是痛快地下了定论,没有给朝臣们发挥的机会。
先皇共有七位皇子,如今还在世的也只剩下三位,分别是大皇子梁瑜,封号晋王;四皇子梁珏,也就是当今皇帝梁亨;八皇子梁瑛,封号楚王。
朝臣们一致建议,将晋王梁瑜加封为秦王,将楚王梁瑛加封为晋王。
至于当今皇帝陛下的诸位成年皇子,也各有王爵封号。
大皇子梁俶加封为齐王,并且授禁军左神武军大将军,正三品军职,统领五万禁军,开了皇子独掌禁军兵权的先例。
二皇子梁儋加封为楚王,虽无其他官职,但皇帝陛下允其参加朝会,了解政事。
四皇子梁倓封鲁王,就藩于河南道青州,允其开府建衙,可挑选一万禁军作为王府护卫。
五皇子梁仅,虽是不在京城,但也封了赵王。
六皇子梁佋封燕王,就藩于河东道朔州,允其开府建衙,并授其为虎贲军大将军,正三品军职,统辖五万将卒,是为程。
至于韩王,依旧住在八王府内。
值得一提的则是越王,被皇帝陛下责令,依旧居于八王府,显然是失了圣心,日后并无再进一步的可能了。
朝会结束以后,中书省拟定旨意,再由皇帝签字盖章,最后经门下省复核,确认无误后,宣旨的内官带着圣旨出了宫门,朝着八王府而去。
此乃后话,先不提。
......
皇帝出了宣政殿以后,面无表情地地回了自己的书房,大太监鱼朝恩一脸不安地跟在后面,不明白主子为何会是这般反应。
内书房里,鱼朝恩为皇帝奉上热茶后,低眉顺眼地站在角落里,想着自己的问题,正自入神的时候,有一道声音响了起来。
说话之人自然就是皇帝梁亨,他语气凝重地问道:“鱼朝恩,你说今日朝会为何会这般顺利?按理说,皇子封爵事关重大,至少需要十天半月的扯皮,方能得出一个结果,今天不过是花费了两个时辰便定下了,着实有些蹊跷。”
鱼朝恩细细一想,眉头也蹙了起来,低声应道:“陛下说的在理,先皇在世的时候,那几位老大人可是为了皇子们的王爵封号争得头破血流,据说私底下也闹的不痛快,哪像今日这般顺利。”
皇帝似是想起什么不愉快的往事,不轻不重地哼了一声后,脸色也阴沉了起来,语气森寒地说道:“去找青龙来,朕有事吩咐他。”
鱼朝恩怔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极为迅速地应了一声。
......
朝会结束以后,除了需要继续忙碌的中书省官员选择在宫城内吃上一顿廊下食,其余两省六部的官员尽是出了承天门,回到皇城内的公房,三三两两凑在一起,吃着各家仆人送来的可口饭菜,念叨着朝会上发生的事情。
尚书省的公房内,工部、户部、礼部的人扎在一起,商量着皇子就藩及王府兴建的事情,吏部的大小官员则是围着主官公孙抱玉,兵部侍郎及郎中则是环在上护军韦善会身旁,毕竟这位国舅大人还挂着兵部尚书的头衔。
至于刑部的官员,就像是后娘养的一般,冷冷清清地站在无人搭理的角落里。
张子仪瞄了六部公房几眼,便打算回到自己府上,他虽然有着一个柱国的勋爵,但已经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职务,故而不需要待在皇城里。
张子仪双手负在身后,背部微微驼着,缓缓地朝着承天门街走去。
尚未走出太远,公房里已是走出一道身影,正是尚书右仆射公孙抱玉。
未曾听见两人交流,张子仪很是自觉地放慢速度,公孙抱玉则是加快了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