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请客吃饭……说这话的人,是个有大智慧的。”</P>
朱元璋摇摇头,语气中充满了无限感慨。</P>
毕竟,此时离胡惟庸的忌日尚有三个月呢。</P>
虽然后世还没谈及洪武朝,但明天子心知肚明,洪武十三在后世的记录必然满溢着血色。</P>
自洪武立朝以来,修实录复科举,建卫所改宫殿,太子闻政诸王就藩,可谓是百废待兴。</P>
但结果呢,今岁提刀起,满朝皆悚然。</P>
不过明天子并不后悔。</P>
固然可以一步步拉拢分化,最终令胡惟庸告老,然后再徐图慢改,但这等如后世所说的充满妥协之意味的手段并不合他口味。</P>
以快刀尽斩逆乱,以雷霆之势行烈火之断,最终再施以恩惠,这才是他的风格,就如刀耕火种的种地一般。</P>
杂草都已经缠绕上了庄稼,你莫非还要去与杂草说好话请它远离庄稼吗?</P>
明天子的感慨让皇太子有点摸不着头脑:</P>
“可是爹,这不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吗?”</P>
这话博得了朱元璋的不以为然:</P>
“这世间道理,哪有什么繁复的?先贤都说过大道至简呢。”</P>
“但标儿须要记得,那明白与做到可又是是两回事。”</P>
“儿记得了。”朱标点头。</P>
“不,咱要的不是你记得,咱要的是你明白。”</P>
朱元璋蛮横的一挥手打断了大儿子的动作,似是犹嫌不过瘾,干脆起了身来道:</P>
“你是皇太子更须要记得,批奏折的每一笔,落在地方上那便是一道道山岳沟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