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不一样的路</P>
1978年的除夕,陈家村的每一处角落都洋溢着喜气,孩子们,有出息了啊。</P>
江河说的没错,坚持就会有收获。</P>
当然。</P>
在供孩子上大学的同时,陈家村也没有完全摒弃敲糖帮的传统。</P>
那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怎么能说放下就放下?</P>
虽然鸡毛换糖的营生,暂时还没法摆到台面上,但管制已经没有前几年那么严了。</P>
春江水暖鸭先知。</P>
走街串巷的陈家村村民,已然察觉到了变化。</P>
营生要做,学要考。</P>
对于这些变化,李杰都看在了眼里,他并不担心陈家村会影响到乌义小商品市场。</P>
陈家村只是一个村。</P>
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P>
周围其他村子,也有大量的货郎,这不,镇上已经出现了几百个经营小商品的地摊。</P>
那就是乌义小商品市场的前身。</P>
如果小商品市场真的没了,那影响可就大条了。</P>
没了小商品市场,未来如日中天的阿狸,多半也没了。</P>
毕竟,阿狸当初搞网购什么的,最初的灵感来源就是乌义小商品市场,很多商家的货源也在那里。</P>
华强北、乌义,都是特殊时代背景下的奇迹。</P>
不会因为某个人而改变。</P>
李杰带来的影响,顶多是让周围的人多重视教育,这年头搞‘投机倒把’的人,钱或许能赚不少。</P>
但社会地位什么的,约等于无。</P>
大学生,那就不一样了。</P>
那是天之骄子。</P>
干部!</P>
另一边。</P>
一个叫邱英杰的乌义青年也受到了陈家村事件的影响,他打定主意,明年一定要考上大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