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奖典礼之后的晚宴, 不少人找杨姝攀谈,也有许多曾经一起共事的人, 说得都是些不痛不痒的话题,杨姝很不喜欢。
不少人问了她关于穿山甲报道的细节,对她去那么边远的地方采访的经历表示佩服,说有机会也要去采访,还可以旅游一番。
杨姝也只是淡淡一笑。
鼻尖似乎还残留着陈劲身上的味道,她抬眼的瞬间,看到远处一个身着警服的人,眼神不自主地多看了一眼。
很显然,不是他。
突然她脑海里想起了那句“凌晨回去,明天还有任务”。
宴会厅外是浩荡的江水, 无数高楼大厦, 五彩霓虹, 绚烂夺目。
如果不是真正经历过林云市的一切,杨姝也很难相信在这样的和平年代,还有那样一群人,奋斗在祖国边疆。
而在都市里的人, 看了她写的一篇报道就幻想她是边旅游边采访, 但是只有她自己知道那里环境有多艰苦,陈劲他们执行任务的时候有多危险。
更别说还有像父亲这样, 做卧底牺牲了生命, 却永远也不会被人知道的人。
她又想起了在景南市参加的森宝公司发布会, 那些号称是人工养殖的穿山甲。
杨姝扭头看了看满屋子的人, 男人西装,女人礼裙,带着白色手套的服务生穿插其中, 一切看上去那么奢华高端。
可杨姝却觉得太虚假。
今晚,她被人赞扬了无数次,说她无畏,说她伟大,说她做的事情有意义。
可是杨姝此刻坐在这里,想着云南的边境,想着此刻还在冒着危险执行任务的人,她觉得她受之有愧。
这几天,杨姝一直在有意无意地回避思考那天刘察讲述的往事。
她一直以为是自己已经释怀了而已。
可是直到此刻,周围的人推杯换盏,说着冠冕堂皇的话,她开始明白,她并不属于这里。
大屏幕上仍然循环播放着云南森林的图片。
那不断播放的图片像是一个漩涡似的,将她所有的注意力都吸引过去。
那一刻,杨姝像是感受到了一股号召。
杨姝提早离开了,走之前她找到贺钟明:“教授,之后的采访你都帮我推了吧。”
因为这次得奖,已经有不少人找到贺钟明,想要采访杨姝,但此刻杨姝不想接受采访了。
贺钟明手里端着酒杯,刚听到杨姝的话时有些意外,但随后就明白了,语重心长地说:“行,没问题。”
“谢谢教授,我先走了。”
杨姝正要转身的时候,贺钟明突然补充了一句:“杨姝,你做的事情确实值得赞扬。”
看着贺钟明,杨姝沉默了几秒,想起了自己在林云市经历的那些追逐和抓捕,认真地说:“还有更值得赞扬的人。”
杨姝回到家后,收到了刘察的电话。
“喂?”
“恭喜你,我看到直播的颁奖典礼了,你的报道做得很好,值得称赞。”
刘察的声音带着中年男人的沙哑。
“谢谢您,”杨姝很礼貌,“我只是做了记者应该做的而已,没有那么大功劳。”
听筒里传来微微的笑声:“你跟你父亲还真像。”
听到父亲两个字,杨姝呼吸紧了,小声问了句:“是吗?”
“当然是了,当年你父亲见义勇为,救了一个溺水的孩子,那孩子的父母说什么都要给你父亲送个锦旗,你父亲怎么都不要。”
刘察顿了顿:“我问他为什么,你猜他怎么说,他说,我只是做了警察应该做的,要什么锦旗。”
杨姝想象着父亲年轻的模样,缓缓笑了。
“刚才我说你值得称赞,你说你只是做了记者应该做的,没什么大功劳,这话啊,跟你父亲风格一样!”
刘察说完哈哈笑起来。
二人又寒暄了几句,刘察清了清嗓子,似乎要说什么重要的事情。
“有件事我想麻烦你一下。”
“刘叔叔您说,只要我能做到我一定去做。”
“我的情况你也知道,前年出任务留下了后遗症,所以一直在警局做文职,”刘察顿了顿,“但其实我一直想再回到第一线。”
“那您的身体……”
“你别理解错了,我说的第一线啊,不是警察第一线,是野外救援。”
“野外救援?”
“对,我结识了一批人做野外救援,大部分都是退休的警察,身体还很好,还想为社会做贡献,于是我们成立了这个救援组织,算是个民间组织。而且,其实我做野外救援还有另一个原因——”
杨姝似乎有预感,她问:“因为我父亲吗?”
刘察叹口气:“是的,那时候我们经常一起畅想未来的生活,你父亲总说,等国家和人民不需要他的时候,他就去做野外救援,用自己的方式去救更多的人。”
杨姝嗯了一声,父亲的样子在她脑海里更鲜活了。
“那我能为您做些什么?”
“那就太多了,”刘察一听这话就很兴奋,“我们希望能借你的报道,让更多的人了解野外救援,出游的时候也能更好的保护自己。”
“没问题,下次您需要照相摄像或者报道的时候提前告诉我就行。”
刘察是父亲的老同事,这个忙杨姝肯定要帮的。
而且如果这是父亲曾经要做的事情,那她和刘察一起做,是不是也算是和父亲的另一种团聚呢。
“那我们下次出去之前,联系你,真是太感谢了。”
“刘叔叔您言重了,这是我应该做的。”杨姝在沙发上坐下,“对了,你们都是去哪里救援?”
“地点还没定,之前他们南北东西都跑过,下次定了,我联系你。”
“好。”
挂电话前,刘察再次感谢了杨姝。
这一晚,杨姝一个人喝了半瓶红酒,她看着城市的夜景,思绪纷繁复杂。
都市的人,因为各种原因奔波忙碌,看着没有营养的网络视频,竭力去寻找生命的意义,然后在社交软件上发几句文艺的话,就当是一种发泄了。
可是他们不知道,他们的生活能如此安定,是有多少人在默默付出,默默坚守。
第二天,杨姝准备去趟书店,刚下楼就见到了那辆熟悉的黑色奔驰。
她只看了一眼,就朝另一边走去。
“杨小姐,杨小姐。”是李叔的声音。
杨姝停下扭头,这才发现是李叔一个人来的,她走过去。
“李叔你一个人?”
李叔人很憨厚,穿得整齐:“对,杨总让我在楼下等你,说务必要接到你。”
杨姝看出了李叔脸上的焦急,她也不想为难李叔,思索了一下后,朝车的方向走去:“行,我跟你去。”
李叔这次把她接到了一家茶馆,幽雅清净,十分别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