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姝睡醒之后, 下楼就看到了桌上的便签纸。
【饭在冰箱里,记得热一下再吃。】
杨姝看了看陈劲的笔迹, 随手写的,却每一笔都带着无穷的力量似的。
都说字如其人,在陈劲这里还挺对的。
杨姝撕下便签纸,走到冰箱上,就发现冰箱上还贴了几个。
【天然气使用方法:……】
【电饭煲使用方法:……】
【微波炉使用方法:……】
【烤箱使用方法:……】
杨姝有些无语,这男人是把她当小孩儿吗……
她撕下那几个便签纸,放在了一旁。
冰箱里还有昨天陈劲做好的粥,杨姝决定去热一热。
她找到一个小奶锅,把凉粥倒进去,盖上盖子之后, 就去开火。
陈劲家里的天然气像是一个新款, 杨姝摆弄了半天总也弄不好。
最后迫于无奈, 她看向了刚才被自己随手放在一边的便签纸。
唉,感觉这个男人是算好了她不会的……
杨姝吃完,去了局里。
因为这段时间发烧,所以很多工作都停下了, 今天陈劲出差, 她也感觉身体恢复得差不多,决定去写点东西。
杨姝在网上开了一个专栏, 名字叫守护。
她把她在云南的经历整理了一下, 更新在专栏里。
这段时间, 专栏的访问量飞速增长。
贺钟明电话里总说, 他之前还担心报社从实体到在线,转变很困难,但现在发现, 有了杨姝的专栏,他们报社的在线版本销量很好。
杨姝到了局里的资料室,在她常坐的地方坐下。
她来的时候就注意到,今天队里的气氛十分不同。
不过杨姝没想太多,打开电脑开始整理资料。
她打开文件夹,却发现上次的文件不见了,反复确认之后她才发现是电脑自动升级系统,没有保存她之前的进度。
杨姝有些郁闷,吐了口气,打开文档,开始回忆之前的东西。
可能因为心情不佳,亦或者别的原因,杨姝去拿旁边的水杯,结果一个没握住,水杯洒了一桌,直接浇在了她的键盘上。
杨姝瞬间起身,去包里拿纸巾擦水,然而已经来不及了,电脑已经死机了。
她重重地按在键盘上,没有任何反应。
彻底死了。
这是台新笔记本电脑,杨姝猛地一推桌子,椅子在地板上划出刺啦的声音。
这是怎么了,今天怎么什么事情都不顺。
稳定了一会儿情绪,杨姝拿出手机,本想打陈劲的电话,但是又担心他是不是在忙,于是只发了一条短信。
十分钟后,仍是未读状态。
看样子没在看手机。
第二天,杨姝在收拾去露营的东西,手机响起,她猛地拿起来。
陈劲终于回复了信息,很简单,只有一句话。
【一切都好,勿念,露营注意安全。】
杨姝还没有回复,又一条新的消息进来:【想你。】
她看着那句想你,手指在屏幕上敲击一阵。
杨姝:【你猜我想不想你。】
杨姝:【调皮 调皮 调皮】
陈劲从出发到现在一直没时间看手机,这是趁着吃饭的功夫给杨姝回了消息,他不敢打电话,担心自己说漏嘴。
杜伟给他递过来一瓶水:“队长给你。”
陈劲接过来,说了声谢谢。
这是出来两天,杜伟第一次看到陈劲眉头舒展,不用猜就知道是在跟杨记者发信息。
陈劲关了信息页面,点开地图应用,看了看自己的定位,又看了看云山的位置,距离八百多公里。
真远啊。
这时,当地森林公安局的赵队长突然过来:“陈队,有消息了!”
陈劲放下吃了一半的饭,站起来:“说。”
“我们在高速收费站设立了搜索点,监控拍到有几辆货车临时改变方向,形迹可疑,我们派人跟踪,发现它们全都前往了河口镇。”
赵队又说:“河口镇人员流动大,但是被发现的概率也大,为什么要选在这里,很奇怪。不过这里确实离边境近,出逃很容易。”
陈劲看着地图,手托腮:“河流和高速路口都要盯紧了,河口镇内所有大型货仓储存地是关键地方,着重人手埋伏。”
“好。”
陈劲准备走时,突然又转身:“对了,联系爆破队、消防,随时做好准备。”
八百公里外。
云山是刚刚开发的山,有的地方设施很新,但有的地方仍旧在施工。
杨姝跟着孤儿院的人到达山脚下,众人徒步去露营点。
宁宁有些晕车,一路上一直睡着,最后靠在杨姝肩膀上睡了一路。
快到的时候,杨姝收到了一个来自刘察的电话。
自从上次地震之后,二人就没再见过面。
可能是因为上次杨姝受了伤,刘察也没再邀请过杨姝一起去救援。
这突然的电话,杨姝有些惊讶。
“喂,刘叔叔?”
“杨姝啊,身体恢复怎么样了?”
杨姝坐了一路,转了转脖子,说:“早就恢复好了。”
“那就好。”
片刻无言,杨姝似有感觉:“刘叔叔,你是不是有话对我说?”
刘察轻咳了一声:“那个…你现在在江城?”
“没有,我来林云了。”
“云南啊…”刘察感叹一声,似是在思索,“那没什么,你先忙,我没什么事,最近看材料看到你父亲的了,突然想起你了而已。”
“谢谢刘叔叔,”杨姝看向窗外,“您身体挺好的吧?”
“我很好啊,”刘察语气里总归是有些生硬,“那我就不打扰你了,你忙你忙。”
挂了电话,刘察看了看手里的信,信纸泛黄,字迹带着少年的青涩感,字里行间满是歉意和压抑。
他看了看那信末尾的署名,重重叹了口气。
云山管理人员每年都接待孤儿院的人,帮她们把帐篷等设备运到山上已经是轻车熟路了。
杨姝见宋雨铃眉头拧着,问:“宋院长,怎么了?”
宋雨铃扭头看了看正在收拾他们帐篷的管理人员,说:“哦没什么,就是觉得有些奇怪。”
杨姝看了看宋雨玲看的方向,几个年轻力壮的男性正搬着帐篷,穿着云山的工作服。
宋雨铃说:“以前每年来都是李叔在,今年突然换人了,好像还是外地人,有些不适应。”
“哦这样。”杨姝多看了几眼,就收回了视线。
没有了大件行李,众人爬山很轻松,只剩下拍照玩耍。
到了半山腰的位置,大家坐下休息。
杨姝看了看手机,陈劲没有发短信过来。
这男人,工作起来就把她忘了,杨姝也没发什么,收了手机。
她看了看信号,只有一格。
宁宁走过来,手里拿着杨姝送她的相机:“姐姐,我们能合张影吗?”
“当然可以。”杨姝放下手里的东西,“相机喜欢吗?”
“嗯!喜欢!”
宋雨铃起身:“来我帮你们照。”
众人又休息了一会儿,宋雨铃看快变天了:“我们赶快赶路吧,万一一会儿下雨了,就不好搭帐篷了。”
“好!”
“好!”
孩子们出了孤儿院,接触大自然,都异常兴奋,风一样的跑过杨姝身旁。
宋雨铃大声喊着:“都跟紧了啊,千万别乱跑!”
杨姝笑着看着他们奔跑,十几岁的少年,浑身都是劲儿,用不完的劲儿。
她拿出自己的相机,按下快门。
“你会把这群孩子写进报道里吗?”宋雨铃问。
杨姝低头检查了一下相机里的照片,说:“当然会。”
宋雨铃见杨姝拍了照片,有些好奇:“杨记者,孩子们笑的照片,你也要放到报道里吗?”
杨姝听了宋雨铃的话,扭头看她,然后又看向了跑远的孩子们,宁宁正和几个小伙伴用相机自拍。
“当然,这才是他们最真实的模样啊。”
“我以为你要把他们写惨一点,吸引社会关注呢。”宋雨铃说,“以前好多记者来过我们院里,后续报道我都看了,全都是往惨了写的。”
宋雨铃:“这样写我可以理解,博得社会关注,也附和人们对孤儿院的固有印象。杨记者,像你这样拍孩子们玩耍嬉笑的照片的,我还是第一次见呢。”
“这样吗?”
“当然了,”宋雨铃仿佛想起了许多往事,“你不知道,上次有个电视台的记者来,非要让我把几个正在下跳棋互相逗笑的孩子移开,说是太开心了,气氛不对。”
宋雨铃说着还有些生气:“我就不理解了,孤儿院怎么了,仿佛孤儿院的孩子就没有资格开心了似的。”
杨姝回:“可能是上级要求吧。”
以前她也遇到过这种上级,说是报道,其实就是走个形式而已,估计宋雨铃说的这个记者就是来走形式完任务的。
“杨记者,我从第一眼见你就觉得你跟别的记者不一样,感觉很有自己的想法。你是怎么做到的?”
“我只是尽我最大的能力呈现真相而已。”
众人到露营点的时候,天色也开始暗了。
宋雨铃没看到帐篷被送上来,到处找也没找到管理人员。
杨姝见她慌慌张张:“宋院长,出什么事了吗?”
“我们的帐篷还没有送上来,以前一个小时就能送上来的,不知道今年怎么回事,我试着联系联系云山管理人员。”
起风了,呼啸而过,杨姝缩了缩脖子,一阵寒意传遍全身。
宋雨铃打了几个电话都打不通,要么是没信号,要么是接通了但是没人接。
她开始变得焦急:“怎么办?眼看天就要黑了,这再这么下去,晚上可怎么住啊。”
杨姝看了看正在吃面包的孩子们,又观察了观察周围的情况:“宋院长,带孩子们下山吧,现在走的话,至少一半的路不是夜路,要是再晚的话,下了雨,晚上就不好办了。”
“哎呀,真是太倒霉了,我刚才看到那几个外地年轻人,就觉得不靠谱,现在看来我的直觉真准啊。”宋雨铃看着孩子们脸上失望的表情有些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