亥时正,这近百艘巨型战舰载着约一万五千人在夜色的掩护下,向江对岸的太平城驶过去了。
此时,进攻太平的战斗仍然断断续续地进行着。目的,就是不给太平城内的守军任何喘息之机。
此时太平城内的守军的确也是累的够呛。这晚饭都是在城墙上随便解决了一下。
按照花云的安排,他自己带着三千兵士守南门。因为,陈友谅军是从南边过来,所以,据他们分析,这南门定是敌军攻击的重中之重。
朱文逊带着三千兵士守西门,主要是忌惮陈友谅军水军实力强大。
知府许瑗则带着三千兵士守东门,这里虽然不是敌军的主攻方向,但敌军进攻东门的战斗也一直断断续续没停歇。
只有镇守北门的院判王鼎倒还好,没有受到陈友谅军的攻击。不过,这后勤保障、临时机动的任务就都落在了他的身上,他的担子也不轻。
很快,陈友谅的巨型战舰编队就驶到了太平城西城墙边。按照陈友谅的部署,偷袭西城墙的战斗打响了。
当朱文逊率领的守城部队发现敌军采用了这么个怪招登上了西城墙之时,一切都来不及了。不少兵士被这突然出现在城墙之上的天完军给吓傻了。
如果站在陈友谅的角度,他应该这样描述:一万多攻击西城墙的勇士,犹如神兵天降一般出现在了太平城的西城墙之上。
朱文逊可是个不要命的主儿,立即招呼众兵士结阵抵抗这突上西城墙的天完军。奈何天完军越来越多,他这受到惊吓的三千疲惫之师哪里是对手?
很快,朱文逊战死,这三千西城守军如羊入虎口一般,全军覆没了。
西城门一失,陈友谅的兵士犹如潮水一般涌入了太平城内。
当镇守南城门的花云和镇守东城门的许瑗得知西城已失,敌军已从西城进入太平城之时,他们想跑都来不及了。
花云和许瑗各自带了些残兵从城墙上撤下来,一边在城内巷战,一边寻求机会突围。
可要突围,谈何容易!
花云和许瑗都被俘了。只有院判王鼎捡回了一条命,他带着两千多残兵仓皇从北门逃出去。
逃出北门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