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个问题,大致分成了两种方案。
一种是以常遇春、朱文正、沐英等人为代表的激进派方案另一种是以徐达、李善长、李文忠等人为代表的保守派方案。
激进派方案认为,眼下天完军得了太平城和采石矶,随时准备进攻应天。此时不妨来个不按常理出牌,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立即向太平城和采石矶发动nn。
如果能一举拿下太平城和采石矶,这战略局面就又发生了重大变化。不光是战略纵深足够支撑了,而且从心理上、士气上对天完军都是个不小的打击。
保守派方案方案则认为,眼下去进攻太平城和采石矶风险太大。鉴于天完军水军实力强大,去进攻太平城和采石矶反而容易受到天完军的水陆夹击。
应天城的城墙离长n河道有一段距离,天完军进攻应天之时必然没有攻取太平城和采石矶那么容易。
但是,天完军肯定不会放弃他们的水军优势,其水军部队肯定会从长江进入秦淮河。依托秦淮河再次对应天城形成水陆夹击之势。
虽然受制于秦淮河的水深和河面宽度影响,但还是会给我们守城一方增加不少压力。
因此,保守派认为,应将守城兵力分出一半驻扎到应天城东的蒋山今钟山一带,大力修筑防御工事。
应天城内守军依靠城池的防御工事,给天完军的攻城军队予以打击之后,撤出应天也驻扎到蒋山来。
天完军攻下应天城之后,必然大军继续东进进攻蒋山。
此时就是我军nn杀敌的大好时机。
因为天完军进攻应天城还可借助秦淮河发挥水军优势,但要进攻蒋山,就没办法借助水军优势了。
要说这两种方案,各有各的优势。
激进派方案的优势在于先声夺人,提振己方军队士气。因为自从太平和采石矶二地丢失之后,我方军队的士气一直低落。
如果按照保守派方案,放弃应天如此坚固的城池,那士气将受到更大打击。说不定到时候有不少兵士要开小差,不仅无法凭借蒋山地势展开nn,反而自己可能未战先溃。
保守方案的优势在于能扬长避短,让天完军水军的优势不能发挥出来。只要自己阵脚不乱,采取保守方案守住应天的机率还是挺大的。但即使是最后能守住应天,还是要付出挺大代价的。
别的不说,如果天完军攻克应天之后,最后迫于蒋山朱元璋部的nn,不得不放弃应天的话。天完军临走之时,完全可以大搞破坏,放一把大火把应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