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的生活是幸福的,前面几天每天早上起床洗漱完毕之后就去店里面帮忙。只是帮忙收收钱,现在附近的学校已经开始陆陆续续的放假了,还在上课的都是一些高年的同学了。
这几天每天九点左右姐姐都会带着孩子来吃早饭。那时候买早饭的人已经不多了,所以只能有什么吃什么了。现在包子害怕剩的太多,所以每天都不会做的太多,每一样也就刚刚剩下2-3笼左右。
干了差不多半年,爸爸妈妈的经验已经很丰富了,知道大家喜欢哪种口味的,就会做的比较多一些。卫玮看着孩子在旁边闹脾气,不愿意吃包子,姐姐一边呵斥一边哄着。
最终姐姐旁边桌子上的一笼小笼汤包、4只菜包和胡辣汤被姐姐和孩子吃完了,另外带了一笼菜包回去。看着抱着孩子晃晃悠悠慢慢走远的身影,卫玮说:“妈,姐是不是又长胖了?”
“可不是,你才回来就看出来了。”
“她啊,现在是懒得不行,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她。你说就两个人也就算了,现在还有一个孩子,两个人都不喜欢烧饭。你大人没事,随便在外面吃一点可以,小孩子哪行呢?”
“小孩子脾胃那么弱,外面的东西放的这个调料,那个调料的,吃了之后就开始呕吐。然后再去医院打针,挂吊水。哎!好好的一个孩子,被养的,你看,瘦的都快没了。就剩下皮包骨头了。”
“那我姐夫不说吗?”卫玮很奇怪的问。
“说啊,说了不改有用吗?再说了,以前你姐夫还会来和我抱怨几句,现在看你姐这样,他也懒得和我说了。我只能在你姐来吃饭的时候说说她,又不能一天到晚的跟着她后面看着,不能一天三顿饭帮她做好。”
“现在我姐是不烧饭了?”
“有时候也烧,就是不多。你姐夫回来,自己做自己的饭。有时候晚上了,你姐带孩子来家里吃。一大碗饭,除了孩子就是她的,也不会饿着。”妈妈似乎很无奈。
“姐姐的孩子现在上幼儿园了吧?”
“啥幼儿园啊?马上到九月份都要上学前班了。你说以后上学怎么办?有一个这样的妈,你说孩子能学勤快吗?”
“谁知道呢?算了,嫁出去的闺女了,我也管不了了。自己都有孩子了,还懒得不行,日子过成这样,还能怪谁啊?”
“姐夫生意怎么样?”
“还行吧?没来说不好,应该还不错。不然早就该来说了。你姐倒是想让他做包子,我没同意。”
“怎么没同意?”卫玮很奇怪的看着自己的妈妈。
“你虽然不说,我也知道你怕你姐姐学会了做包子和我们抢生意。你哥哥和我提过,我们还有你和你哥哥两个孩子,都在上大学,家里哪里都缺钱,你哥哥还有两年就业毕业了,然后就要结婚,还要给他买房子,这都是钱。以后你要出嫁,也要嫁妆。”
“这包子店就是我们家的根,关东煮的生意已经给了你姐姐。包子铺不能再被她惦记了。她要是来吃,随便吃。能吃多少。想要学着做,别说门,窗户都没有。”卫妈妈的声音很轻,但是每一个字都砸在了卫玮的心上。
“你也不要怪当妈的偏心,包括你哥哥以后也不能拿关东煮的生意说事。我跟你爸爸商量好了,给他的就是给他的,到底做成什么样还要看他自己的造化。到底是我的亲闺女,我不能不管她,不能让她饿死不成。可我不是就她一个孩子,我还有你们两个,不能什么都给她。以后我们家再有什么,也不许她惦记,跟她没有关系。”
卫玮有些心疼妈妈。还记得小时候妈妈曾经说过,老的能对儿女用十分心思,小的能对老的用三份心思就不错了。一旦你结婚成家了,你的丈夫,孩子机会占据你全部的精力,你不会觉得不回家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因为你已经有了自己的小家庭了。
现在姐姐即使已经出嫁,孩子都能上小学了,妈妈对姐姐的心依然放不下,怕她的日子过得不好,想着尽自己的能力贴补这个也算是远嫁的女儿,就是不知道姐姐是不是那么容易满足,会不会懂得知足。
“你给她说这些干嘛?卫玮还小。我们俩现在还年轻,趁着这几年还能够干的动,多存点钱,多干点。以后有个什么事,碰到什么着急要钱的地方,我们也能帮你们几个小钱。”大概是爸爸看妈妈老是在给女人抱怨家里出嫁的闺女,害怕自己女儿以后有啥不好的影响,连忙打断媳妇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