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请剧团。</P>
要是查到高考分数,确定可以上北大了,邓世荣就打算去县剧团打听一下,看看要花多少钱才能请县剧团的成员到那耶村去演一场剧。</P>
提到戏剧,就不得不提一下博白县的其他民间艺术,比如山歌、木鱼、竹马、麒麟、舞龙舞狮、木偶戏、杂技等等。</P>
山歌就不用多说了,这可以说是广西的招牌了。</P>
在民国时期,博白县就有民间艺人经常摆歌台对歌,成千上万的群众聚集观赏。</P>
在50年代,博白县的文化部门普遍利用山歌形式,广泛开展政策宣传活动。</P>
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期,每逢参观学习或会议之前,都唱山歌。</P>
可以说,山歌在博白县是深入人心的。</P>
木鱼,则是介于山歌和快板之间的民间曲艺形式。</P>
竹马和麒麟,都是县内民间歌舞艺术,起源于明末清初。</P>
舞龙舞狮就不用多介绍了,都懂。</P>
木偶戏,是在清朝同治年间传入博白县的,主要是杖提木偶。</P>
木偶头部和手掌用木制成,木偶的嘴和双眼能动,用竹枝操纵,行当齐全,演技丰富,生动逼真,是老人和孩子们的最爱。</P>
杂技,在博白县又被称为大力戏,解放前那些走江湖的卖药者,都是先耍一段杂技和魔术把观众吸引来才开始才卖药。</P>
而在这么多民间艺术中,邓世荣却挑出了戏剧,自然是有原因的。</P>
博白县的戏剧历史是从明代开始的,清代的时候在县内就相当盛行了,这种由真人演绎出来的节目,对于人们的吸引力那是毋庸置疑的,在电影没有出来之前,戏剧就是无敌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