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非凡小说网 > 历史穿越 > 犁汉 > 第三百四十章:北伐

第三百四十章:北伐(第1页/共2页)

承天元年,共和元年,二月八日,邺城,军府。</P>

此时,泰山军五部军吏及突骑、飞军将吏皆赶到了邺城北城区的幕府,准备参与今日的军会。</P>

实际上这一次已经是本月第二次大规模军议了。</P>

第一次还是前两天,渠帅张冲召集众将及诸幕僚一并讨论是否要现北伐,目标就是邯郸以北的赵国诸地。</P>

当时与会的蔡邕就站出来明确反对于此时北伐。</P>

其理由是:</P>

“如今赵国北地早已输诚纳款,敬我泰山军甚恭。如今我故攻之,虽得之也不足为美。而如今,我纵北伐吞灭赵地诸城,但还是不能一举而得北地。倒是,我虽有小利,反使冀北四郡惊惧联合,此诚因小失大。”</P>

蔡邕说这话是有道理的。</P>

原先泰山军之东征军并青州黄巾鸡泽之畔大败河北汉军,随后就乘势拿下了空虚的邯郸。</P>

但因为当时军力也虚,两军拿下邯郸后,对于赵国北部的诸县就并未采取行动。</P>

后面到了年初,随着京畿地区的两汉对立的消息传到河北,赵国北部诸县知道自己没有所谓的援军了,只能仰泰山军鼻息苟活。</P>

所以就本年初的时候,遣使纳贡。</P>

现蔡邕的意思就是这些人都纳贡了,实际上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但如果咱们故而伐他们,疑是向河北地的各势力表明自己的意图。</P>

那就是不容任何人!</P>

这种情况下,人家也不会坐以待毙的,联合起来攻击泰山军也不是不可能。</P>

听着蔡邕的反对意见,上首的张冲还思考。</P>

但好战派的丁盛就已经忍不住站出了。</P>

他一出列,就对蔡邕反驳:</P>

“蔡公是真的迂腐了。那赵国地的输诚也叫输诚?是送来的册籍舆图还是让我们驻兵遣吏?都没有!那就是虚应我们。”</P>

蔡邕不理丁盛,这是个粗人,听不懂他的意思。</P>

而边上,蔡邕的老搭档诸葛珪也上前谏道:</P>

“渠帅,如今春耕即,不能误农时,不然就是天大的事。而且,一旦我们现北伐赵国地,那此间百姓也没得春耕,怕是要饿死的。”</P>

张冲看了看蔡邕和诸葛珪,又看了后面一众的幕僚,若有所思,然后问蔡邕:</P>

“蔡公,那如你意,这后面该如何?”</P>

蔡邕胸有成竹,慨然道:</P>

“臣为渠帅献策,不如施恩于赵地诸令,使仁心大义布于北地,则北地不攻自服矣。如今汉室失德,天下大乱,众人皆惶惶,渴盼英雄再出,稳定社稷。只要渠帅自修仁德,使治下安居乐业,必能使远近咸服。可以兵不疲劳,坐收北地也。”</P>

如果是后世人,听到蔡邕一番暴论,必然要耻笑于他。</P>

谁会真觉得靠仁义就能得天下?当打天下是过家家吗?</P>

但从场的诸多幕僚们表情中可看,他们当中即便有不同意蔡邕的,也只是认为有更好的策论,而不会认为蔡邕此说是庸论朽论。</P>

为何?</P>

因为这天下从来不是一城一地打下来的。</P>

实际上,论是高祖还是光武,都是几次重要决战中胜利后,就决定了天下归属,其他地方都是传檄而定的。</P>

您阅读的小说来自:非凡小说网,网址:www.xiaoshuoff.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