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敬自己亲自抽调组建了陷阵队,并作为一线斗将直接参与了战事。</P>
可最后的结果让所有人沮丧。</P>
不仅陈敬的队伍被对面打散,就是属于后护军一部分的某营,也被那群敌军给缴获了军旗。</P>
缴获军旗者是一名雄壮异常的武士,他只用一张弓、一把环首刀就砍倒了军旗附近的扈兵,实乃是勇冠三军的人物。</P>
只是让那些胆寒的后护军吏士们接受不了的是,有几个人似乎是认出了那人,告诉众人,那好像是前护军的一员猛将。</P>
此后,陈敬带着剩下的残兵稍微退却,直到在获得李通仅剩下的援兵支持下,也不过是回到了原先的阵地。</P>
可后护军这边胆寒了,可泰山军却获得了新的援兵。</P>
在距离李辅援兵之后,一支人数在三千人左右的步兵抵达到了张南那里,而后者果断将这支援兵派遣到了广武军这边。</P>
率领这支步兵的是泰山军有名的猛将,典韦。</P>
作为脱离一线指挥很久的典韦这一次又被张冲启用,他带着来自中军所辖制的铁甲兵赶到了东线广武军处。</P>
而在其带着先头部队抵达没多久,典韦就带着一支散兵对向李通的部队发起了攻击。</P>
这些浑身包裹铁甲的中军牙兵,三五人就结成一个小阵,然后从那些江淮兵阵型之间的细缝中杀入。</P>
那些斗技凶狠的铁甲兵,就如同一根根铁钉子,一下下凿入本就千疮百孔的后护军方阵里。</P>
于是,纵然有各级军吏的督战,但溃乱之势已成涓涓细流之态了。</P>
……</P>
而在文丑这边,他叹了一口气,将插在地上的马槊拔起,随后一言不发,就向着李通那边支援过去。</P>
此前,文丑与李通有过一个重要的约定,那就是当他看见李通那边升起三色旗帜的时候,就是需要他带着甲骑冲锋的时刻。</P>
而现在,一面“红黄白”三色旗帜缓缓从李通阵上升起,所以文丑在仔细权衡了战场形势后,终于还是决定带着千余甲骑冲锋了。</P>
其实一开始袁绍将文丑布置在东线,是想让他作为一支决定胜负的关键力量的,而现在来看,东线的战事过于拉胯了,纵然文丑此刻出击,最终也不过是击溃东线的泰山军。</P>
但到现在的局面,又能多想什么呢?</P>
文丑执槊兜马缓步,身后是千人左右的甲骑,在阳光的照射下就似乎是一团团精光,他们在数名号角手的吹号中缓步前进。</P>
文丑选择潜伏和出击的角度非常刁钻,正好是李通军和李整军的右侧。</P>
而有这些军队的遮挡,甲骑军在行至距离李通军不足三百步的位置时,内圈里面的典韦他们才发觉不对劲。</P>
正在凿击李通部的典韦忽然感觉地面在晃动,同时看到对面的敌军正匆匆往两侧撤退,早就有准备的典韦大喊一声:</P>
“咱们也从两边撤。”</P>
典韦身边的扈兵得令,不断向着周围吹奏号角,不同的声音变奏传达着典韦撤军的意思。</P>
于是,那些已经处在崩溃边缘的李通军,惊奇的发现那些悍勇的铁甲兵竟然散得更开了,并且还有意无意向着战场两边分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