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吏听到李伟的话有些惊疑,但是他也不敢多问,迟疑了一下便答应了下来。</P>
这个中年人听到李伟的话后又皱了皱眉,他现在卖的这块田是两年田,就卖了三贯,而李伟给的价格要少了些。</P>
不过即便如此,按照李伟说的价格,他们开荒也相当于每年能赚十贯钱,这些钱在城里生活是不够的,但是在乡下还是非常不错的。</P>
如今的土地,分为生田熟田,而熟田又分上中下三等,上中等好田基本都被世家大族把控着,他们普通老百姓,能有个下等熟田就不错了,而这种田亩产也不过才两石粮,值一两银。</P>
依宝钞当前的购买力,比银子还要稍高一些,一贯钱能买近三石粮的了,也就是说,他们去开荒,比种熟田的收成还要稍好一点。</P>
算明白这个账,中年人的眉头总算舒展开来,欣喜的点头答应。</P>
李伟这么做也有他自己的想法,土地跟黄金一样都是保值的,甚至比黄金更保值,他现在收田,不但能激发平民百姓的开荒热情,也能在未来田地开垦完毕后大赚一笔。</P>
当然这个钱不赚也行,反正到最后田地掌握在他手上,不管是免租给这些百姓去种,还是原价卖还给这些百姓,他都吃不了亏,这事惟一的坏处也就是会占用一些流动资金而已。</P>
李伟扔下手中的杂草,拍了拍手来到这中年百姓面前,笑道:“不光是你,你也可以转告给其他人,按这个价我都收。”</P>
他决定回去要给朱元璋说说,这事就是印钱也得办,因为这是属于投资类发钞,将来开垦出的田地越多,产得粮也就越多,那印出来的钱自然就有了价值支撑,不必担心贬值问题。</P>
“谢谢大人,小的回去就跟附近的邻里转达。”</P>
中年人高兴得躬身感谢。</P>
李伟上下打量了他一番,见此人不但衣着破旧,还面带菜色,明显营养不良的样子,不禁有些疑惑:</P>
“我听说开荒前三年都是免征赋税的,你这十亩田就算产量低也应该足够吃用的了,为何你还如此贫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