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默兄,你纵观史书,每个朝代是不是都有一场大战来终结呢?这又是为什么呢?”
申时行愣了一下。
苏泽掰着指头说道:“武王伐纣,秦灭赵的长平之役,汉灭楚的江东决战,魏晋伐蜀伐吴,还用我说吗?”
申时行低着头,苏泽说的确实没错,每一次改朝换代都会有这样一场流传史册的战役,也就是最后之战。
申时行也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但是他还是得不到答案。
苏泽说道:“原因很简单,困兽犹斗,任何一个王朝灭亡之前,都会积攒全部的力量来这样一次的决战,因为大明拖不起了。”
与此同时,李成梁也在大朝会上,提出了全体动员最后决战的奏章。
这份奏章是山蒿先起草的,李成梁一字不改直接在朝堂上念了出来。
抛开那些修饰性的词汇,整个奏章的主要内容也是山蒿先一贯在呼吁的——
明廷等不及了。
山蒿先的论点还是在《六国论》上,他用“以地事秦,如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作为主要观点,提出最后决战期限这么一种说法。
山蒿先的这份奏章颇具有东南争论文章的风格,苏泽提出的“用数据和事实说话”,这种政治观点不仅仅影响了东南的官员体系,山蒿先也用了同样的说法。
山蒿先在这份大奏章中,列举了如今明廷仅存的战争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