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非凡小说网 > 其它另类 > 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 > 第470章 报邸

第470章 报邸(第2页/共2页)

“还请陛下示下!”

郭安神色一肃,满脸恭谨道。

朱棣道:“郭卿既然已上奏,那些寺庙乃是我大明的毒瘤。

如此,郭卿腹中必然有着解决之策,咱想要听听郭卿的方法!”

“解决之策?”

郭安眼中闪过一丝疑惑,“陛下,那些寺庙在我们大明享受特殊尊位,不仅免除了官府徭役,平日,还能享受诸多香火钱,但却仍是贪得无厌,还要占据那么多的田亩……

如此盘剥百姓之寺庙,微臣觉得,可借禧寺此次机会,收回那些寺庙所占据的田亩,分发给那些无田的而又为徭役所困的贫民!”

“这便是郭卿的策略?”

朱棣神色淡淡的看向郭安,看不出任何表情。

郭安一怔,连忙请罪,“还请陛下恕罪,微臣并不是质疑太高祖陛下之令,只是现在的寺庙已经与太高祖陛下健在之时的寺庙不一样,他们已经变了!

因而,微臣才这般恼怒……”

“行了,咱并没怪罪你之意!”

朱棣随意的摆了摆手,“如今的寺庙,确实变了!”

“陛下圣明!”

郭安脸色一喜,连忙拱手行礼。

随后,继续道:“此法,只是微臣之愚见。如果陛下也同意,微臣建议,可用更名正言顺的理由,由一些地方主官给朝堂上奏,及此事!”

朱棣眼中闪过一丝怪异,但仍是缓缓点头,“可!”

郭安又道:“陛下,微臣记得道衍法师好像在东宫内。事关寺庙,想必道衍法师,应该会有着更好的策略!”

“郭卿所言极是!”

朱棣眼睛一亮,微微点头。

随后,便又再次问道:“另外,郭卿奏章可解决那些流言的报邸,与现如今的邸报又有何不同?”

其实,报纸这类东西,在唐朝时候就出现了。

汉朝的郡国,会派人在京师设立专门的“邸”,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驻京新闻机构,主要是给各大郡国传达朝廷政务与消息。

皇帝的所有谕旨,各大官员的奏议以及任免调迁等大大之事,都是邸吏们所需收集抄录的内容。

到了唐朝时候,藩镇兴起,这才有了正式的邸报。

那会,“邸报”是由朝廷内部传抄,后来直接张贴在宫门外,大家伙都可以抄传。

这种模式,像极了后代的新闻发布会。

郭安就记得,唐朝最早的邸报记载,便是唐玄宗之时,孙谯的《经纬集·读开元杂报》,记载着某日京僚行大射礼于安福楼南,又或者某日皇帝自东封还,赏赐有差……某日皇帝亲耕籍田,行九推礼等等……

您阅读的小说来自:非凡小说网,网址:www.xiaoshuoff.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