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非凡小说网 > 其它另类 > 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 > 第671章 治蝗

第671章 治蝗(第2页/共2页)

朱棣沉声道:“锦衣卫上奏,河南汝宁府已经开始发生了蝗灾,尔等可有收到河南官员的奏报?”</P>

“什么?”</P>

郁新与杨靖几人顿时脸色大惊,还有些不敢置信。</P>

“陛下,此事当真?”</P>

朱棣不悦道:“如此大事,锦衣卫敢骗朕?”</P>

郁新急忙道:“回陛下,户部没有收到任何奏禀!”</P>

杨靖也急忙道:“回陛下,都察院也没收到任何奏禀。”</P>

“哼,好啊!”</P>

朱棣直接冷笑一声,“蝗灾之事,河南官员隐瞒不奏禀,巡察御史也丝毫不奏,咱大明的官员,真是一群好官呢!”</P>

“陛下息怒!”</P>

杨靖与郁新几人,连忙请罪。</P>

朱棣没有理会,继续说道:“河南百姓刚刚好过一点,现在却又出现了蝗灾,若是不能及时消灭蝗灾,今年北方百姓们,又是灾荒之年。”</P>

“陛下所言极是!”</P>

郭安点头道。</P>

朱棣继续道:“只是,河南官员与巡察御史,却对此事隐瞒不住,让朕尤为不解,还有些担忧。</P>

朕决定派上几个官员前去河南,主要为主持扑灭蝗灾。</P>

另,再彻查此事!</P>

不知哪位爱卿愿前去?”</P>

听此,杨靖与蹇义、郁新三人对视一眼,最后杨靖与蹇义两人,齐刷刷看向郁新。</P>

郁新无奈叹息一声,朝着朱棣拱了拱手。</P>

“回禀陛下,微臣愿往!”</P>

“既然郁爱卿愿前去,那朕便放心了!”</P>

朱棣神色稍缓,郁新在洪武二十六年之时,便奉旨制定《灾伤去处散粮则例》。</P>

而且,从洪武二十六年起,大明凡是有什么大灾大难,赈灾云粮之事,必然少不了郁新。</P>

因而,对于郁新,朱棣是十分的放心。</P>

一旁,杨靖与蹇义两人,对于朱棣这些神态,虽然有些吃味。</P>

但救灾这种事,他们还真是不得不服。</P>

郁新拱手道:“多谢陛下信任,微臣定当竭尽全力!”</P>

朱棣再次看向杨靖与蹇义,“虽然此次救灾,由郁卿家前去,但还要调查河南官员不奏禀的原因,都察院与吏部也需派人前去辅佐郁爱卿!”</P>

“微臣遵旨!”</P>

蹇义与杨靖两人急忙应道。</P>

“嗯!”</P>

朱棣微微点头,便看向郁新,“不知郁爱卿还有何要求?”</P>

郁新思索片刻,便直接问道:“启禀陛下,微臣有事,想要请教一番顺德郡王殿下!”</P>

“哦?”</P>

朱棣眼神一定,“郁卿家要问何事?”</P>

郁新直接道:“回禀陛下,微臣此次前去河南,主要防治蝗灾。</P>

微臣记得,前几年,顺德郡王殿下便建议陛下利用蝗灾,将鞑靼人一举击溃,想必顺德郡王殿下,对于蝗灾十分了解。</P>

因而,微臣临行之前,想要向顺德郡王殿下请教一番,对治理消灭蝗灾,可有什么更好的方法?”</P>

朱棣点头:“此事当问!”</P>

殿内众人,便齐刷刷的看向郭安。</P>

郭安思虑片刻,便直接说道:“回禀陛下,对于蝗虫,微臣之前还真看过一些书籍。”</P>

“……”</P>

朱棣与郁新几人,都忍不住神情怪异。</P>

谁家好人没事,去专门看那些关于蝗虫的书籍?而且,还能收集到?</P>

“宋之时,那位董季兴先生的《救荒活民书》之中,便记载过:蝗初生如蚁,只能跳跃不能飞行,易于扑打……</P>

又记,蝗在麦苗禾稼深草中者,每日侵晨,尽聚草稍食露,体重,不能飞跃。</P>

地下,还有虫卵……”</P>

您阅读的小说来自:非凡小说网,网址:www.xiaoshuoff.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