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做的不错。”马主任笑了点了点头,大家都很高兴,今天是开门红。
“患者男,64岁,因确认肺CA”管床医生赶紧汇报病例,“在当地医院治疗的时候出现呼吸困难,来我院后在CT引导下给予.”
“你是不是只会大万能啊?”
一会儿要是主任问起来,你当场回答不上来,那丢人可就丢大了。
临床上,医生们对于站位问题早就习以为常。总而言之,大佬级别的医生通常都站在患者上半身的右边,这样可以方便与患者沟通。
“至于这个样子吗?”李友良不解道,他们老板在省医每周也大查房,没见过底下人这么紧张过啊。
而且不只是依据自身的经验,还包括新的医学进展、一些医疗前沿的内容。
说起这个大查房,站位也是很讲究的,外行可能不解,不就查个房,为何还要分站位?
简单来说,就是可以提高工作效果。凡事有规矩,才能事半功倍。否则,遇到大查房时,主任、副主任、主治、住院、研究生扎堆,没个“约定成俗”,那还不乱了套。
他只会为那些有存活希望,但由于这样那样问题离世的病人感到惋惜。
――
今天是大查房的日子。
“这个病人是什么情况?”马主任指着一个带着胸瓶的病人说道。
协和这边水平的确很高,但水平越高的医院死人就越多。
他以前上一线班的时候,有次夜里值班,一夜间送走了3个病人,推到重症3个。
不过总有人要挨骂,这是肯定的。
“马主任最喜欢在这天骂人了。”樊玉龙说道,“我不想成为那个幸运儿。”
张正业倒是没有过多的伤感,他上班的时间久了,对死亡都有些麻木了。
“一个呼吸科的医生,抗生素都玩不明白,羞不羞?”
很快一个姓周的住院医师便受到了马主任的重击,一套闪电五连鞭直接把他干的话都不会说了。
这就好像上课时老师点名提问一样,心里总有千万个声音,希望别叫到自己。
主要负责汇报的医生则站在患者下半身的右边,其他的医生根据年资由内向外站。
“我要是你,下班了找块豆腐撞死算了!”
当住院的时候,要熟悉每个患者的情况,化验结果都是要背出来的。
“主任,我错了。”周大夫颤巍巍的说道,“其实这个方案是刘主任他们定”
“还敢找借口!”一旁的刘主任叫了起来,“这个小周跟着我是一点东西没学到!真是岂有此理!”
“你这个样子你对得起马主任的谆谆教导吗?”
“笨死了!”
众人
接下来有人受到了表扬,但也有人被骂的抬不起头。
怪不得大家都不喜欢这个大查房呢,高风心想,马主任平时笑眯眯的,但今天跟个喷子一样,逮谁干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