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琮笑道:“我不过是去探探路,又不是杀敌,去这么多人干什么,们前些日子吃了些苦,先养养身子,后面有的是大战。”
二人苦笑而退,什么时候了,还养身体,不过贾琮麾下确实伙食不错,一个个吃的满面油光。
在本地士卒带领下,贾琮等人骑马直出城门,一路往东北方向,经虎皮驿后,便不再北上,转而向东,饶了个大圈。
从奉集堡和散羊峪堡之间穿过,直奔浑河下游,因是冬季枯水期,便寻了个浅窄之处涉水而过,钻进奉天城东北面的山区。
贾琮不惜绕远路也要钻进山里,只因奉天四周都是一马平川,若被发现,极难脱身,只有东北面有片丘陵山区,可容藏身。
次日傍晚时分,贾琮站在棋盘山上,透过千里镜已能遥遥望见远处耸立在平原上的雄壮城池。
城外绵延数十里的营寨,将奉天四面围住,风雨不透。
无数攻城车辆载着鞑子,四面八方潮水般涌上城头,一浪高过一浪。
奉天城六七丈高的城墙,如亘古长存的巍峨峭壁,始终屹立浪头,岿然不动,任由浪头冲击,只溅出无数血花。
城墙上早已点起火把,按这些天的惯例,不管白天黑夜鞑子都会拼命攻城,他们兵力充沛,可以轮换,而守军有限,这是疲兵之计,就看谁先顶不住。
果然,一波撤下去,下一波无缝衔接,又往城头扑来。
杨雄三天三夜没合眼,眼睛通红站在城门楼里,密切关注着局势,恨不得把眉间第三只“眼睛”也睁开。
“传令,抽调两万民壮上城协防,把白天的民壮换下去。士卒也轮换下去歇息。”杨雄冷声道,这些天他早已在城中组织了好几万民壮协助守城。
城中百姓都知道鞑子有屠城的习惯,故而也是拼命死守,鞑子虽凶恶,准备也充分,但一时竟攻不下。
杨雄又连续下达指令,部署夜间守城事宜,方才略略松了口气,夜间的攻势总比白天稍微缓和些,白天既然守住了,夜间应该也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