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你们果然什么都不知道,名落孙山也不冤。
可叹我花了白花花的五千银子,买了灯谜,还是功亏一篑,这世道何其不公!”老三眼中含泪,摇头叹道。
众人听出其中有玄虚,忙宽慰:“如今同是天涯沦落人,三弟何妨倾诉一番,纾解郁气,我等替你出出主意也好。”
“对对。”
老三擦了擦眼角,叹道:“今年元宵灯会,我花五千银子,从一朋友手中购得三个灯谜。”
“灯谜有何机巧?为何这么贵?”众人奇道。
“能不贵么?三个灯谜就是今科会试第一场三道四书题!”老三惨然笑道。
“什么?!”众人无不惊呼,忙问:“敢问灯谜是?”
“你们自己看罢。”老三从袖子里掏出一个小纸卷,递给旁边人。
众人忙围上来观看,一人读道:“半月之学欲何为?”
“半月者十五,欲何为者志也,又含学字。真是第二题,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众人怒道。
“再看第二个,勤俭持家者无匮矣。”
“哼,勤俭持家者,生财之道也。无匮者,足也。勤者,生、为之意也,俭者,寡、舒之意也。
果然暗藏第一题,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众举子无不浸淫四书多年,早已滚瓜烂熟,瞬间便猜出灯谜出处。
“看第三个,手无孔方最难矣。”
“呸,好卑鄙!手无者,不以也。孔方者,规矩也!这是明说第三题,不以规矩。”众人齐声怒骂。
老三叹道:“不瞒诸位年兄,我那朋友是主考官府上家人。
听大管家说要暗中卖几个灯谜给些乡党中人,知道非同小可,好说歹说替我求了一份来。
小弟当时如获至宝,以为今科必中,哪知人算不如天算,天算不如官贱,这杏榜谁上谁不上,早有暗定,岂是你我无根无脉之人所能窥视?”
众人奇道:“既先知先觉,兄何不请名家高手预先代笔?如此,谁能黜落?”
老三苦笑:“难道这么粗浅的道理我也不知?
得题后,小弟即以五百银子一篇的润笔费,请名手作文。
自以为篇篇制艺皆体格高华,风骨遒上,精理内蕴,气味深醇,岂有不中之理?谁知……呵呵。”
众人摇头暗叹,科场也太黑暗了,连事先买了题也不能中,让我等常人如何匹敌?
不过转念一想,众人又有些幸灾乐祸,相比“三弟”花了大几千银子,踌躇满志而进,垂头铩羽而归,自己又显得幸运许多,至少主考官不坑穷人。
“冒昧请教三弟第一题是如何破的?”
有的兀自不信,怀疑他经义不通,不辨优劣,被捉刀人以次充好坑了。
老三道:“第一题,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我破的是,得圣人理财之道,永无匮乏之患也。”
“好!果然不愧名家手笔,洗练精准,若合符节!”众人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