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非凡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年代:从陕北窑洞开始 > 第二百一十九章 煤矿改革

第二百一十九章 煤矿改革(第2页/共2页)

充分让不少人体会到,什么叫有钱人家的孩子。

虽然钱是黄锦铃出的,但学校的名字仍旧叫向阳小学,这是黄锦铃唯一的要求。

学校的选址位于双水湾村碑的对面,也就是在双水湾的家门口,那里正好有一块空地,距离研究所也有几百米的距离,差不多是一左一右的格局。

按照规划,这所小学虽然是单层结构,但建好以后,可以容纳至少三百个学生,哪怕包含了一到五年级,还有育红班,但对双水湾来说,也足够了。

毕竟现在的双水湾,人口只是小一千,就算所有上学的孩子加起来,也只有不到两百个,多建些教室,也是为了以后着想。

相比建造研究所,大家对这所学校明显更上心,正如老支书之前说的,就算让双水湾出这笔钱,大家也都心甘情愿,因为家家户户都有孩子,将来孩子能在家门口上学,也省去了奔波之苦,不用每天深一脚浅一脚,到七八里外的地方去上学。

至于上学有没有用处,这点只要看看研究所那些技术员的待遇就知道了,即便再淳朴的人,也会算这笔账。

如此一来,自然对建学校更用心。

双水湾的变化,也让周围更多的生产大队羡慕嫉妒,又通电,又建学校,甚至还有那什么研究所,他们哪怕不懂研究,可也知道这个研究所投资了多少钱。

那么一大笔钱,谁不眼红?

可惜,就算再眼红,也没办法争夺。

谁让双水湾出了个孙向阳呢?

“队长,煤矿真的要跟剪纸小组一样,以后多劳多得吗?”

在煤矿前的值班屋子里,此刻坐着不少人,除了煤矿的小队长之外,就连老支书跟沙宏成,以及两个生产大队的大队长也都在,将屋子挤的满满登登。

当孙向阳说完自己的意见后,孙恩光率先开口。

“对,剪纸小组的人为什么那么能干,就连晚上也主动加班?就因为她们剪出一幅剪纸画,就有十个工分,剪出来的越多,赚的工分就越多。

我之前统计了一下,现在剪纸画小组剪出最多的一人,平均每天四幅,相当于四十个工分,一个大老爷们辛辛苦苦一天,也就十个工分,可那些妇女,最多的却可以赚四十个工分,最少也有二十个工分。

如果不是这种多劳多得的分配方式,那边的效率绝对能降低一半还要多。

虽然她们分的工分多,但实际上,双水湾赚的却更多,别忘了一幅剪纸画能卖多少钱。

所以,我一点也不怕她们赚得多,就怕她们赚的少。

因为她们赚的越多,双水湾赚的就越多。

这么简单的道理,我想大家不会不明白。

既然已经证明这种办法可行,那么煤矿这边,自然也要使用这种方式。”

您阅读的小说来自:非凡小说网,网址:www.xiaoshuoff.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