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五太太不由愣了一下,接着宋五太太就握住素巧的手:“你是为了你自己。”
“世人都说,生女儿不如生儿子,女儿一落地就是别人家的人,遇到爹娘有事儿,是不能为爹娘操心的。可我,偏不信这个。”素巧若是个儿子,或许万氏不会没得那么快,毕竟有了儿子,儿子会读书,以后考上功名,自然就能让万氏去和李氏分庭抗礼,但素巧是个女儿,而李氏那边已经生下儿子,这让万氏没有了指望,没有了指望,那也只能恹恹去世。
“你娘生了你,真是她的幸运。”宋五太太话中带着感慨,素巧掀起车帘,京城的大街还是那样繁华,而顺天府衙,也已经到了。
吴嬷嬷掀起车帘,素巧已经止住吴嬷嬷:“不用扶我下去了。”吴嬷嬷的手伸在那里,看着素巧一言不发,素巧晓得这样走下去一定会很辛苦,但人生在世,又有什么不辛苦的呢?从乡下地方,走到这里,素巧已经费尽力气,自然也要堂堂正正地出现在这里。
府衙门前已经停了另外一辆马车,从车下的从人来看,素巧晓得车内的人必定是李氏,身为这件事的另外一个至关紧要的人,尽管李氏依例不需要上公堂,但李氏还是会等在这里,等一个消息。
素巧缓步走过马车时候,李氏坐在车内看着她,昨儿才滚了钉板,可以看出素巧的神色还有些苍白,脚步也有些蹒跚,但素巧还是一步步地往府衙走去。
“太太,您放心,这样逆伦的大事,只怕她一上公堂,几板子下去,人就没了。”婆子在一边劝着,李氏的唇依旧抿得很紧,几板子下去,人就没了?就算素巧真得没了,这件事还是会传得到处都是,如同这几日,李氏为女儿看中的人家,传回来的消息虽然没有直接说不愿意娶,但那言语之中,还是暧昧不明。
而邝大人已经在那和李氏商议,实在不行就回家乡去,在家乡有造好的大屋,有置办好的田庄,一个四品官员回乡养老,不管他是因为什么原因回乡,当地都会对他礼遇,强如在京城许多。但李氏并不愿意回乡,她虽然不是京城人,年纪很小就来到京城,京城对她来说十分亲切,李氏怎么愿意抛下现在的一切去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养老?
这一切,都是素巧带来的,不然自己的女儿已经定亲,借着操办婚事的理由,可以不用回乡,而是在京城长长久久地住着,而不用承受这些流言蜚语。
素巧一步步走进府衙正堂,顺天知府已经在堂上了,邝大人也穿了官服,在下面坐着,素巧的眼扫过邝大人,邝大人和女儿四目相对,二人之间没有别的话可以说。
素巧收回眼,对顺天知府跪下:“民女见过大人。”
“邝氏,你的诉状在此,上面所言,可是真的?”顺天知府晓得此时衙门内外,不晓得多少双眼睛盯着,顺天知府也要按例询问,素巧声音清脆:“句句是实。”
“邝氏,你这告的,不止是告朝廷命官。”顺天知府再次提醒,素巧笑了:“大人,君臣形同父子,邝某隐瞒娶妻一事,别娶他人,在请诰封之时,明明万氏尚且在世,却说万氏已亡故。邝某先不顾君臣之义,民女不过是,”素巧说到这里顿了顿,看向邝大人,缓缓吐出后面四个字:“上行下效。”
这四个字和指着邝大人的鼻子骂人又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