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月见,国之将衰,气尽,如坠狱。</p>
钦天监监正天游子跪伏于地,口中喃喃有词。</p>
须臾片刻,抓起地上的两瓣双鱼竹木再次向天祷告。</p>
吧嗒两声,竹木落地,天游子眼中闪烁起难以置信的神色。</p>
慌忙之中,他捡起了地上的双鱼竹木藏于怀中。</p>
伏案、疾书、落笔。</p>
“此卦象老夫已解读,待我出京后,呈与陛下。”</p>
“切记,断断不可交于他人,不然大乱将起。”</p>
青年俯首接过信件,妥善安置于胸前口袋,“师傅,此去多久?”</p>
天游子捋了捋胡须,“短则数月,长则一年。”</p>
“钦天监平日事务不多,你已出师,已可掌钦天监。”</p>
青年万分惶恐,连连作揖,“师傅,不可!徒儿资历尚浅。”</p>
“老夫说你行,你就行,为师此去为寻气运之人,然天机朦胧,尚不可断,所费时日不可估量。”</p>
“至多一年,无论寻不寻得到,老夫都会回来。”</p>
“你在上京城多留意留意你师伯的传承,务必找到我们天机门的门人。”</p>
天游子说完便离开了,留下了一脸茫然的青年。</p>
与此同时,御书房内灯火通明,建文帝赵天建不断揉着额头,看着手中的战报。</p>
“海阳关战事究竟如何,你们谁说句实话?”</p>
他发了话,底下的几名文臣不敢言语,却是大将军吴义广先开了口。</p>
“陛下,辽国朴仁辅亲率五十万兵士来犯,我海阳关内外有三十万驻军,他们破不了关!”</p>
掷地有声的回答让建文帝眉头舒展了一些,“海阳雄关难破,就算辽国百万铁骑南下也不一定能破关。”</p>
“朕是担心他们另有所图!”</p>
吴义广眼神一凛,单膝跪地,大声朗道:“请陛下降旨,臣愿为先锋……”</p>
建文帝摆了摆手,“义广,你是大将军了,早已不是当年的万人屠了,要学会统领全局。”</p>
“朕命你为三军统帅,领五万精兵不日奔赴海阳关。”</p>
“臣领命,把那群狗娘样的都杀咯!”吴义广喊了一声便告退了。</p>
待他走后,兵部尚书秦崇戎行了一礼,随后露出了不解的神色,“陛下,吴将军去了海阳关,那柳州和郴州当如何?”</p>
建文帝剑眉跳了跳,语气冰冷,“那两个家伙安逸了好些年了,也该让他们吃吃苦头了。”</p>
“青州和江州的兵马你看紧一点,伺机而动,万不可让他二人起疑。”</p>
秦崇戎肃然,沉默片刻,俯首一礼,“臣领旨。”</p>
“户部的粮饷一定要到位,这两年多来,国库不缺银子吧?”建文帝又问了一声。</p>
户部尚书江泽楷闻声回道:“启禀陛下,目前还算充裕。”</p>
建文帝点了点头,随后看向了一旁的工部尚书,“你工部有何突破?”</p>
工部尚书曹尚体若筛糠道:“尚……尚未有突破。”</p>
“罢了,这件事回头朕再给你想想办法,毕竟你也不是打过仗的人。”</p>
三位尚书告退后,御书房内就变得更静了一些。</p>
“三位爱卿,说说吧,有什么看法?”</p>
“臣以为,北方战事并不会对我大炎造成多大影响,还是要把重心放在柳州和郴州。”</p>
太尉秦其茂淡淡地说了一句,接着司徒王然补充道:“之前秦崇戎也说了,北蛮那边也有动静,是不是霸州那边也要注意?”</p>
建文帝的指节敲响了身前的案台,咚咚咚咚的声音让底下的三公陡然一惊。</p>
这个小动作是陛下发怒前的征兆,如今四野潮涌,乱局将起,南北都需征战,确实令人气愤。</p>
“北蛮自古多弱君,但也不无奇才惊艳之辈。”</p>
“着霸州刺史,戍边将军整军,以防北蛮借机滋事,再从凉梦二州调些兵士随时支援霸州。”</p>
三人各自领命,出了御书房。</p>
亥时过半,御书房内的油灯已是暗淡了一些,当值的太监进门把它们挑亮。</p>
借着明亮的灯火,建文帝微眯的双眼顿时舒服了不少。</p>
“伍大海,淑贵妃就寝了吗?”</p>
“回陛下,娘娘说今晚有要事与您商量,这会估计还没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