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面京兆府八千禁军,北面两万西军为主,南面河南府上万禁军,全由精兵强将组成。三路大军宛若事先商量好的,齐头并进像是形成一张大网。
不过,三支队伍路程或远或近,如最近不过百余里路,最远八九百里,又通讯落后,这便是破绽。
京兆府距离华州不远,即便速度再慢,两的路走了五,大军抵达灞河主流之一的湘子岔水便止步不前。站在高处能够遥遥眺望十多里外的华州城。
一个多月前,京兆府兵马都监张凯便是在此处战死。
此次率领大军的是兵马统治官高建,此人出身北宋第一将门高家。尽管如今的高家日暮西山,大猫猫三两只。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高家至今活跃军郑这高建从军二十余年,为人谨慎,经验丰富。行军打仗中规中矩,算是一员良将。
高统治认为不能独自行动,等待另外两路大军赶来。下令在河滩附近安营扎寨,接连几,渡船陆续就位。却始终不见京兆府的军队有拔营起寨渡河的举动。禁军不急,可刘,吴,王三家急啊!
他们狼狈逃出华州前往最近的京兆府避难,并如泣如诉的明实情就是想搬救兵,剿灭强人夺回家财。华州遥遥在望,军队却不走了,如何不心急如焚?
吴家主跟着在军中担任指挥使的儿子见到了统治官高建,躬身行礼,神态有些急切:“大人呐!华州城就在眼
前,为何不率领大军渡河杀奔过去?”
高建有些不悦,行军打仗最忌讳外人指手画脚,可看在是手下老父亲又是受害者的份上没有计较。
“老丈,强人甚至猖獗,我等八千禁军恐拿不下。等到北面,南面两路军队赶来,三面夹击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