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不急,在这里登记病患者信息,领取号牌排队。”营地大门,几个医务兵撸起袖子吆喝。询问病人几句初步了解病情后,便发放竹片制成的号牌。一般分为红,黑两色,上面有数字编号。
红色代表多年顽固病疾,疑难杂症。
黑色就只是有些头疼脑热,伤风,感冒等常见病。
营地凉棚内摆放桌案,牌子上有问诊二字,分为左右两部分,前方各有标牌,指引红黑牌来这里。
十多个白大褂,肩上有红袖章的军医端坐,他们不是吕良,钱方等名医的弟子,就是调过来的军医。两人一组,接待病人初步诊断,记录病情案例。
病人们在家属的搀扶下纷纷来到。先是阐述病情,找到擅长的医疗组。头痛脑热,伤风感冒等常见毛病,则会迅速解决,拿捏不定组或者多人商讨,最后解决不了则是在病历上标记到后方诊治。
湖畔茅屋里面牟介吕良,钱方等名医带着助手坐镇。
“父老乡亲们,不要着急,请自觉排队,按照规矩就诊。”山寨全副武装的喽啰大吼,开始引领百姓。病人在棚子里面休息等待。而家眷来排队。
这种模式是不是很熟悉?
没错,王进了解到外面的实际情况,直接
把后续的那一套搬过来,甚至没改动。分为普通和专家级。普通就是有两名学徒诊断,相互监督,积累经验。没见过或者处理不聊疑难杂症就会升级。
至少有五成以上的百姓在这里个人看病抓药和得到医嘱等等。初诊解决不聊则由牟介,吕良等人亲自来诊治,最后还有唐慎微老爷子坐镇待命。
山寨会轮流抽出一位名医,对初诊的诊断结果查阅。确认无误才会按照药方抓药,遇到有问题的也会改正并记录下来,事后告知,要注意哪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