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禹知道他获得甲等特殊人才(培养计划)资格的时候,学校就快放暑假了。
他和千度公司的纠缠还没有结束,公司决定接受千度的融资,让他成为小股东。
可能是知道裴禹成为甲等特殊人才之一,国际数据公司的老板跑到上绕三清山和他见面,成为了公司的主投方。三清山大学投资基金,千度成为跟投。
公司的估值约1.2亿,大约是年营收的10倍,融资1800万,让出了15%的股份。
也不只是钱的问题,还有人才招募,得到大型风投的背书,他们能招聘到一些优秀人才。
当然履历丰富的人才符不符合企业现在的需要,能不能为他所用是大问题,所以需要谨慎对待。
裴禹、余书斌和翟晓霜三人组建了小团队,以他们为核心完善团队构成,比如他们现在最需要的是高级财务人员,可以提升企业资金利用效率,帮助他们更好的融资。
识人用人是学问,更是经验,企业变得正规,裴禹正好可以偷懒,这学期他基本放弃对阵法的学习,在功法和法术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符篆和法器也有不小的发展,主要给父母大哥炼制了不少适合他们的小物件:辟邪、驱邪、回春、甘霖、净化……
裴禹自研的功法纯阳诀没有完成,虽然说会套用许多成熟且经典的模板,但这些模板适不适合他,在他身上的效果如何,都需要慢慢的尝试,这个过程中可能出现反复,比如受伤影响进度。
裴禹的“觉险而避之”似乎能用到功法上,让他提前发现了一些危险,尝试了一学期都没有受过大的伤害。
适合他的模板未必适合他的功法,灵气的吸收、存储、转化都有不同的模板,怎么让灵气滋养、壮大他的元神,这个过程是比较模糊的,现在有许多假想,但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知道的不多,对修真者来说是很大的障碍,怎么说服自己相信某一种假想很重要,但假的就是假的,这些都是未来的隐患。不过这些隐患很难被针对就是了,除非有什么学说能重新解释,而且和他的假想“背离”太远,那可能会被“认知”所重伤。
当然也可以混淆真和假的界限,把这些都当成工具,超凡的目的是为了超维,工具不可能成为生命的核心。
形而上的东西对裴禹实际的影响比较有限,关键还是各种模板之间的组合,各种参数的微调,需要大量的记忆和心算,裴禹的算力几乎可以媲美电脑,普通人根本就做不到。
踏上修真修仙这条路,裴禹就已经做出了超越凡人的事情。可惜还是不够,他的修为影响着他的“算法”和“算力”:一个高效的算法可以在相同的算力条件下更快地解决问题;反之,强大的算力可以加速执行较慢的算法,从而提高整体处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