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者就更加厉害了,能够在一道题上想出五种方式,甚至一种方式比一种方式更简单,这就说明萧易的思维方式十分的独立,能够排除各种各样的惯性思维,从而改变在解决问题时思考的角度。
这一点对于数学来说尤为重要,或者说对于任何科学都十分的重要。
惯性思维,对于科学中一些类似的问题来说,是一个好东西,它可以让人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节省下不少的时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属于一种经验思维。
而它最大的问题就是,在面对其他新的问题时,就不是那么好用了。
想要解决新的问题,不管是思维的方向,研究的角度等等,往往都需要进行改变,但是由于大脑的惰性,人们在研究新问题时,总是习惯性地用过去的方法来尝试解决,很难摆脱掉脑海中的那些经验。
于是我们就可以看见,历史上很多重要的成果,往往都是源于创造者灵活的思维,而那些失败者们,则败于脑海中的思维定式。
特别是对于数学来说。
所以,刘斌十分清楚,萧易能够在短短的几十分钟之内,就能够思考出同一种问题的多种解决方法有多么的惊人。
这说明他的思维几乎没有惯性,只要他想,随时随地都能够摆脱惯性去思考。
也就难怪这小子当初在解决他出的那几道竞赛题时,总是能够用无比绝妙的方式去解决。
刘斌不禁产生怀疑,到时候他们科大数院,能不能压住这尊数学奇才?
“喂喂,刘教授?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