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
南锣鼓巷95号院
看着这座久违的四合院,何雨梁心里感慨万千。
四年了,终于回来了。
深吸一口气,迈步走进四合院,就听到一个洪亮的声音说道:“何大清跟着寡妇跑了,剩柱子和雨水俩孩子,也没办法自食其力,大家想想办法,看怎么能帮到他们度过难关!”
何雨梁穿过垂花门,站在门口,诧异的望着一群男女老少四散围坐在一张四方桌前。
四方桌前坐着三个人,都是院里的老住户。
刚说话的是院里的老好人易中海,胖脸的刘海中,这两人都是娄氏轧钢厂的工人,还有个是小学教师阎阜贵。
刘海中接过话茬,打着官腔说道:“傻柱还在学徒,雨水还不到7岁,靠他们想在这世道活下去很艰难,家里也没个长辈亲戚。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大家是邻居,也是长辈,我看一家一口,也能让他们活下去。”
围观的人听完刘海中的话,就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声音越来越大,还起了不少争执。
刘海中看着一群人意见不统一,也不理会自己,顿时觉得面子上挂不住。
这可是院里志愿者们任命以来的第一场会议,就开成这样,还怎么树立威望。
于是一拍桌子,脸色难看地冲人群大声喊道:“大家有什么建议就提出来,别搞得跟菜市场似的,你说一句,我说一句,这会还怎么开?”
一个瘦瘦的,穿着讲究的人突然站起来说:“这年头谁家都不容易,你说一家一口就一家一口?谁家不是省着一口给自己孩子,就这还不一定够。你们是区公所任命的志愿者,思想觉悟高,我看就由你们三位来负责吧!”
大家本来就为看戏而来,刘海中的提议让大家都很为难,见有人给顶了回去,反正看戏不嫌事大,纷纷笑着说"这个办法不错。”“就这么办挺好。”“说的真好。”
眼看大家都支持由三志愿者救助,阎阜贵气急败坏的站起来怒骂道:“许富贵,你家不容易?整天逛八大胡同的人,有钱救济失足妇女,不愿帮助何家?你和老何可是一眼连桥的连襟。
我家才是真容易,就靠着我这20多万的薪水,养活一家四口都很勉强,哪有能力再养活两张嘴。”
阎阜贵刚还在品味志愿者身份带来的坐上位的喜悦,突然战火引到自己头上。
再没心思稳坐钓鱼台,坐看刘海中出风头的意思。
对于整天把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挂在嘴上的人来说,许富贵的话就是要他的命根子。
围观的人群听到阎阜贵的话,哄然大笑。
这许富贵、何大清还有易中海三人以前可是被院里称为“风尘三侠”。
许富贵听阎阜贵当众揭短,还被院里人集体嘲笑,让他觉得颜面尽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