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有价值。”---这是JAMS对年瑞明这篇论的点评,话语不多,却是极度肯定年瑞明在这个研究方向的成果。
JAMS即《美国数学会杂志》,国际四大数学期刊之一。
最近十年,国籍数学工作者在JAMS一共发表了十篇论,平均每年一篇。
国在JAMS的历史战绩是18篇论,解放后一共发表了18篇。
普通的数学工作者刷SCI,高端的数学工作者刷四大数学期刊,国际四大数学期刊是最顶尖的数学成果展示舞台。
凭借JAMS的这篇论,年瑞明今年的学术任务已经完成,而今年的第一季度都没过完。
年瑞明拿过陈省身数学奖,提名过拉马努金奖,菲尔兹奖是没希望了,他已年过四十,今年四十三岁。
好在沃尔夫奖、阿贝尔奖还有希望冲击一下,通常这两个奖项会颁发给数学界威名赫赫的老爷子们。年瑞明在国际数学界也算小有名气,毕竟他还有几十年的时间让自己变的威名赫赫。
带着膜拜的眼神,编辑许维妮向年瑞明汇报工作:“年主编,我刚才给你发了个内部邮件,有篇论,审稿人和作者大战了三个回合,从年前战到现在,各不相让。”
“那按流程操作,新增审稿人。”年瑞明平静的说到,好像这是一件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年瑞明是《数学导报》的主编,同时也是数院学术委员会的成员,他手头有好几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项目,他的心思在这些重大课题项目。
“好的。”许维妮点点头,年主编这么大的人物,这种小事不该跟他汇报吧?
“论作者哪里的?”年瑞明忽然问了一句。
“我们燕大数学系的一位大一学生。”许维妮答到。
“哦,是吗?”年瑞明来了点兴趣,他进入电脑里的outlook,查收许维妮刚发给他的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