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锦虽然不能立刻破城,但却给巢湖诸将分析了形势,并提出了一套可行的办法,还是让几人比较重视的。
但能不能获得诸将的认可,还得看接下来的表现。
至于投军的事情,几人商量了一番,鉴于鲁锦表现出的才能,而且张温和朱寿又比较佩服他,之前也说好了三人一起抱团,于是就让鲁锦当了第八个千户。
张温和朱寿成为鲁锦手下的军官,掌管他们自己带来的八百士卒。
张温当即表示没有意见,朱寿的弟弟还是鲁锦送回去的,肯定也不会反对。
然后廖永安就提议,让年龄大的俞廷玉先跟着张温回去,等收拾好了行李,晚上再让俞通海带一千兵,以及牛马大车,去帮张温搬家,把人接应过来。
实在太惨了,左君弼仗着有骑兵就四处为恶,巢湖红军白天根本不敢活动。
“鲁大哥,你看看我的兵怎么样?”
巢湖岸边,张德胜将自己的一千兵集结了起来,分成十堆站在那里,每个百户放在一堆,人人包着红头巾,但却毫无队列可言。
巢湖的其他将领也在旁边,等着鲁锦传授他的‘祖传阵法’。
看惯了后世的阅兵方阵,鲁锦表示强迫症都要犯了,这特么还不如小学生的队列整齐。
鲁锦从众人前面依次走过,张德胜手下的几个百户看着他,或是好奇,或是跃跃欲试,或是不屑一顾。
但他们手下的那些士兵,大部分都看起来表情麻木,穿着破烂的衣裳,很多人穿着草鞋,还有直接赤脚的,基本上毫无士气可言。
来到一个手拿锄头,胡子花白的老头跟前,鲁锦问道,“老伯今年高寿?”
“咱不高寿,咱今年五十有二。”这老头一张嘴,牙都缺了两颗。
才52啊,那确实不大,鲁锦他爹也快五十了,还在搞印尼高铁呢,经常往工地跑,看起来就跟三十多的一样。
可这是古代啊,眼前这个52的大叔,看着就跟七老八十的一样,脸上的褶皱写满了沧桑,浑浊的眼珠了无生气。
“老伯为啥来咱这当兵?”鲁锦好奇道。
“咱是临淮那边的,前些年发大水,家没了,咱带着孩子们逃荒,等回去又是大旱,大旱之后又有蝗灾,蝗灾完了又闹瘟疫,咱一家子都死没了,就剩这么个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