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颂已经习惯用简体字,对此并不感冒,甚至有点狂热,他给他的朋友,同窗好友都用简体字,他说道:“本来就该用简体字,有什么好迟疑的?怕他们骂?那别做事了!”
赵乾云苦笑道:“这可不是骂这样简单,你的名声,怕是要臭了!”
苏颂:“男儿岂可畏恶名而退?”
赵乾云折断一根杨柳下了决心:“行吧,明天开始,我们造纸,造印刷机!”
在邕州准备大军撤军后事的余靖,看着转运使王罕送来的急件,十分吃惊,他以为赵乾云只是说说的大话王。
没有想到,才过一个月,就弄了两个炉,每天能产56000斤!这怎么了得?一个月就是168万斤!一年就是两个大宋的钢铁产量,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放在史书上都可以大书特书的!
他觉得这事情,得让朝廷知道,于是派300里加急报东京,而后处理一些事务后,就登船顺江而下!
因为他要处理赵乾云面对的问题,工人极度缺少,这是会影响整个钢产量的,这影响太大了,他担待不起。
300里加急,不到10天,赵乾云的工厂情况报给赵祯。
赵祯看到奏报,豁然站起来,钢铁产量一直是他的心头大病之一!
因为缺铁,铁价居高不下,不仅百姓的农具受到影响,就连军备都因为缺铁而价高,不说厢军,边境的乡军没有着甲,连禁军偏师都有未着甲的。
现在一切被一个孩子轻而易举的解决了,再无缺铁之事,禁军厢军都可以着甲,这对军力增强可是太大了。
他兴奋的叫来曾公亮和庞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