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行舟给我叫的外送?
是怕我出去撸串,会喝酒吃冰吧!
考虑得还挺仔细。
元潇潇勾起嘴角微笑着,拿着东西回屋。
没敢在客厅,怕曾外婆起夜,发现他们在吃偷,于是去了元潇潇住的房间,招呼来其它姊妹一起。
量多,不一定能吃完。
一关上门,只三元情无义的表哥就凑了过来:“是谁啊?送的是烧烤吗?好香啊!是谁送来的啊?”
元潇潇:“……”这让她怎么解释?说是商行舟送的?
他们又要问商行舟是谁了。
她怎么解释?
难道说是你们未来妹夫?
“我刚才出去溜达的时候点的,赶紧吃吧,手快有,手慢无。”元潇潇夹起一条烤鲫鱼放进自己碗里。
元潇潇觉得,以后干坏事绝对不能找这仨,干啥啥不行,吃饭第一名。
三只表哥也不客气,把肉串往碗里拿。他们对烤鲫鱼没兴趣,农村的田里,吃不尽的鲫鱼,他们都吃厌烦了。元潇潇倒是一直都很喜欢,
吃完烤串后,元潇潇撑得肚子圆圆,其它人比她更严重,谁让他们晚饭吃得多。
夜里,元潇潇撑得没睡好,她在床上翻来覆去的,三四点才睡着。
清晨有人起床,她又被吵醒。
她头疼得很。
草草洗漱之后,早饭不吃就出去溜弯消失。
她先去附近的报亭里买了一份地图,把自己的所在位置,和批发市场的位置圈了起来,然后又查了公交路线。
今天是曾外婆的生日,去不成,不过她可以先熟悉路线。
她要做生意,江州市的批发市场是第一个要去的地方,它可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商品集散地。
逛到九点,她就回大外婆家了,然后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往酒店里去。
大外公家特地找了两辆面包车,二十几个人挤一挤十来分钟就到了酒店。
赵家人望着四五层楼,门口立着两根大金柱子的酒楼惊叹。
元潇潇没什么感觉,这才哪到哪儿啊!
和后世比起来,它只能用村土来形容,不过放在这个年代,确实已经很气派豪华了。
赵家在民国时期就已经在江城打拼了,建国后,只有大爷爷留了下来,在铁道部工作。其它兄弟都回农村做起了老农民。
改革开放后,二外公一家也到江州发展,已经在这边定居,昨天没见着面,今天三兄弟才碰了头。
元潇潇认人认到晕头转向,大外公和二外公家的人也太多了。
大外公一家在江州经营几十年,算不上权贵,但关系网还是很庞大的,其中不乏有头有脸的人物。
这不,老家这一门穷亲戚,其它来参加寿宴的人个个衣着体面,举手投足都很有派头。
开席前,还有几个重要领导上台讲话来致词。
元潇潇就当自己是个隐形人,上了桌就吃,吃饱了就发呆。
散席后,晚上还有个小宴,愿意留下来就留下来,在旁边的茶楼里喝喝茶,打打牌。
元潇潇他们肯定是走不了的,好不容易来一次,他们会在江州停留好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