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潇潇扫了屋里一圈,没看到赵康和赵百合:“表哥和表姐呢?”
幺舅娘便道:“县里的铺面不是拿到吗,我让他们去县里弄店了。家里这么乱,他们也帮不上什么忙。”
“赵康表哥没事吧。”一台电视机砸下来,可不得了。
幺舅娘便把赵康表哥的情况说了。
赵康的胳膊当时就断了,元家的人还纠缠不休。好在没过多久,外公就带人带来镇住场子。
两方对峙,元家没赵家人多,不敢硬来,赵家也没有再过过分举动。
赵康和赵心月被送到县城医院看医生,元仲秋送去外祖家,让外婆看着。
元潇潇说:“赵康哥因工受伤,他的医药费店里全包,再另外给他补贴两百块钱。”想到康表哥马上新媳妇儿过门,还得打着石膏,怪不好意思的,就再给他补贴一台黑白电视机。
黑白电视虽然比不上彩电,但在九零年也老值钱了。
外公脸一虎,说赵康这边开了头,以后要是再有工人受伤……或是故意弄伤自己来讹钱怎么办?
到时候店还要不要再开下去。
元潇潇说:“那不一样,赵康哥是因为保护我妈才受伤的,性质完全不一样。”
外公看元潇潇坚持,就没再说什么了。
随后,幺舅娘又说起县城新店的生意:“县城才开业几天,生意比清河好多了。前几天忙不过来,我让你大姨和五姨家的两个孩子去县城帮忙了,一个男孩一个女孩。”
大姨和五姨家条件都不太好。
大姨早年嫁了两次,第一个男人身体不中用,第二年就病死了,大姨挺着大肚子给男人办完丧事。
婆家就迫不及待的想让她嫁给小叔子,大姨没同意,找个媒人草草嫁给一个泥瓦匠。
泥瓦匠老实能干,可他帮人盖房子的时候被木材滚下来砸伤内脏,在家里耗了几年也走了,留下一个三四岁的女儿。
两个孩子养大之后,早早成家,都不怎么奉养她,大姨后面捡了个孩子养在身边。这个捡来的倒是比亲生的还孝顺,今年才十五岁,初中上了一年就缀学担起养家重担。
他知道自己不是亲生的,却不在意,一直说:要不是我妈把我捡回家,我就被野狗叼走了。我要教顺我妈一辈子。
可是他毕竟年纪小,哪有什么挣钱的本事,跟人出去打工,别人看他年纪小,就老欺负他,钱也没挣着几个,还受尽委屈。
大姨见不得他在外面受委屈,宁愿自己苦点累点也不要他出去被人欺负。就把他留在家里,种种地,打打小工。
赵家人都同情他,可大家都不富裕,想帮也是有心无力,顶多逢年过节给孩子置办一身衣裳,给一两块零花钱,已经是极限了。
这次有了轻松的岗位,幺舅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
五姨和赵心月年龄相仿,婚后只生了个女儿,婆家不待见她,男人没儿子,就不把她放在心上,连女儿也不闻不问,人也变得好吃懒做,时常骂五姨是灾星,让他断子绝孙。
这位小表妹跟元潇潇同岁,听说考上了县二中。
乐县一共四所高中,一中最好,县中第二。小表妹能考上二中,可见她上学有多努力。
可就算她成绩优秀,她家人仍然高兴不起来。
他爸甚至在她拿到通知书的时候,明确表示家里不可能出钱供她读书,她想要上学,就得自己挣学费和生活费。
幺舅娘是个热心肠的,听五姨诉苦,她就跟着难受,就让小表妹到县城里去卖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