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舅二舅早等在路边,元潇潇把外公外婆交给他们,约定了一个来接人的时间,她就坐着三轮车,往仙桃村去。
外公外婆国庆节出去旅游,这件事在赵家大队早就传遍了,一开始大家都当他们在吹牛,所谓的出去旅游,多半是在清河镇上玩几天就了不得了。
所以大家知道归知道,都没当回事,有的甚至当笑话来讲。
觉得赵家两个老的,几十年的饭吃进狗肚子,越老越浮夸,假洋盘。
经过刚才的广播,这会儿大家都凑在自家屋前看热闹。
只见赵家两位老人,穿着簇新的衣服,精神饱满的走在前头,两个儿子挑着成担的礼物走在后头,那气派,跟以前是有些不一样了。
两个儿子挑着两担子花花绿绿的东西,有说有笑。
村民们的脸上表情各异。
外公笑呵呵的众人打招呼,见人就喊他们去家里坐坐。
难不成赵老头还真的去首都旅游了?
大家怀着好奇,一路跟着去了赵家,人越聚越多。
有些实在好奇的,已经等不及到赵家,先扯住赵大舅,问他挑的是什么。
赵大舅也没机会看,便道:“口袋扎得紧实,我也没看着。待会儿回家拆开就知道了。”
没一会儿,他们就到家了。
大舅娘和二舅娘看着跟来的一大群人,都吓了一跳。
二舅娘扯着自家男人问怎么回事,大舅娘已经搬出凳子,让大家坐。
幺舅舅也是一头雾水,一脸茫然的看着自己爸妈。
外公就指使小儿子搬张桌子出来,摆在院坝里。又让大儿媳去拿菜刀和砧板。
外公就从担子里往外摸出两盒稻香春的点心,一只烤鸭。
把烤鸭交给大儿媳妇剁了,和点心一起散人,给大家尝尝鲜。
外婆又从口袋里抓出一只装满糖果的塑料袋,见着小孩子就给一把。
“这糖是在大商场里买的,听我外孙女说这是进口的外国糖,都是给外国人吃的。”这糖也确实贵,十几块钱一斤,一斤糖都赶上好几斤猪肉了。
不过拿出来散人她不心疼,潇潇说了,家里现在不缺钱,这是老赵家的体面。
二舅娘一听是进口糖,顿时心疼得脸色都变了,扯了外婆一把,让她别散了。
这么好的东西,留着自家孩子吃还不够呢!
外婆没搭理她。
本来不是话篓子的外公,今天一改常态,开始介绍起烤鸭和稻香春。
“这些都是我外孙女潇潇买的。有给几位舅舅的,还有给姨妈的。这次去玩,花销都是外孙女负责,住大酒店,吃大馆子。”外公语气里全是骄傲自豪。
说完又拿出一大叠相片给他们看。
对着照片上的景,跟他们说这里是长城,这里是天安门,这里是故宫,升旗那天好多人去看。
还说起首都的宾馆,有多漂亮豪华,就跟皇帝住的一样。
村民看到这些照片,才相信赵老头真的去首都旅游了。老几个老头毫不掩饰自己的羡慕,说他有个好外孙女。
要是有生之年,自己也能去首都旅游一次,死也瞑目了。
也有人说,住在首都的,一定都是大老板,大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