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五,商行舟就带着外公四人回到江州。
外公气乎乎的,回家之后,就回到自己屋里生闷气。
元潇潇问荣丽珍怎么回事。
荣丽珍也没隐瞒,就把家里人的反应说了一遍。
她越说越生气,大呼这些人太过分。
元潇潇倒是没太多反应,只是亲戚而已,又不是亲人,没必要为这些小事生气。
荣丽珍气笑了:“你倒是看得开。”
元潇潇摊了摊手:“看不开又能怎么样?还能去把他们打一顿?”
这次幺舅娘从清河带回不少东西。
腊肉香肠糍粑,大部分都是大舅舅一家给的,另外黄平和李婶婶两个姨妈家也给了一些,不过量不大。
那那家的状况摆在那儿呢!
另外还有二舅舅捉的一只大公鸡,一只肥母鸡。
二舅娘虽然没说话,但当时拉着一张老长的骡子脸,荣丽珍看得清清楚楚。
荣丽珍才不会帮那些人瞒着,谁是什么态度,什么表情。全都一点不落的学给元潇潇看。
元潇潇失笑:“我二舅舅对我还是挺好的。”
荣丽珍倒没反驳,反而有点可惜:“就是可惜你二舅舅这个人了,挺好的一个,碰上这么个糟心婆娘。”
和荣丽珍一起整理好带回来的东西,元潇潇就去看外公。
她在屋里聊了一个多小时,才让外公心情好起来。
**
过完初七,‘一碗’方便面的几个股东聚在工厂里,开了个大会。
商行舟充当会议记录。
大家先做年度总结。
各渠道将营业报表汇聚在一起后,元潇潇很快就算出营业额和毛利。
散场加批发给火车站的加一起,就那么小半个月时间,毛利竟然有几十万。
元潇潇没想到生意会这么好。
林野敲了敲桌面,说:“过完年订单量猛增,工厂里已经生产不过来了,好多人直接拎钱到厂子门口来进货,就这会儿,隔壁接待室里,还有两个等着拿货的。”
这生意的火爆程度,完全超乎元潇潇的想象。
她知道会赚钱,要是批发商直接蹲守在厂门口,也太夸张了吧!
李发说:“还有火车站那边,除了咱们谈下来的那个几个站,其它大城市的火车也在找我们进货。因为跟火车站签过合同,我们得优秀供给他们,其它的零小批发商,我们就给不货了。”
这订单量实在太大了,于是将购买新的生产线提上了议程。
照他们的订单量,开新厂新线是势在必行的。
而且速度一定要快。
他们要在第一时间,让产品袭卷全国。
一切准备就绪,连东风都来了,他们没有退缩停步的道理。
不过他们在增加几条生产级上产生了分歧。
到底是增加两条生产线,还是一条生产线?
买生产线也不全家,装机、调试都需要一定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