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班班长生气地靠近落在最后的苏涣,愤恨地念着:”苏厂长!”
轻拍对方的肩安抚着,苏涣低声说道:”别气。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听过就算了。”话说完,便跟上已经走远的那群人。
沿着输送煤气的管道,一行人进入高炉车间。前一个车间的状况还没被通知到这边来,所以负责接待的非轮值工班班长一样维持着笑容。
他指着身后的水泥烟囱型建筑,说道:”这是重建的汉津钢铁厂,现今启用的第一座高炉。高度十五公尺,炉容量两百四十八立方公尺,现每日出产生铁五十五吨。”
洋人们依旧自顾自的,用联邦语说着:’水泥建筑啊。为什么我感觉这些建筑的年纪,好像比我祖父都还要老。’
’因为这是事实。根据情报,这是钢铁厂最初成立时所留下的建筑。没想到他们居然大胆地重新利用这座高炉,不怕炸炉或倒塌吗?’
’也许我们应该帮他们促成这样的结果,这才能让他们下定决心,使用更先进的技术。而不是把这种几十年前的老古董拿出来玩儿。’
’怎么做?来一点跟炸药有关的余兴节目吗?’
’不不不,不用这么麻烦。看看那些管道与支架,粗制滥造都不足以形容这些东西的质量。我怀疑都不用我们动手,这座高炉自己就无法撑那么久。’
——这群洋人没有想到的是,他们所看到的金属制品,完全就是用打铁炉敲出来的手工玩意儿。
在堪用与快速为前提下,林文理毫不犹豫地舍弃了美观。所以他造出来的高炉零件,虽不至于到歪七扭八的程度,但也没有丝毫工业线条之美。
说是毕加索的艺术作品都还高攀了。这看起来就像是中风复建患者,努力想画一条直线,结果画得歪歪扭扭的成品。——
’是啊,我也真心希望他们不会用同样的标准来重建第二座高炉。与其浪费这些钱,不是直接采买我们的设备。哪怕是那些最旧的淘汰品,也比这些上个世纪的老古董还要强。’
当中一人感叹道。随即洋人们注意到,他们带来的随从里,有一人正带着通译和钢铁厂的员工起争执。
他们站在进料的输送箱前,一把抓起了储放在当中的原料,争辩几句后,又一把撒下。看起来无比气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