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个名义上的’第三方’公正机构,还是捏在手里的好。
不管怎么说,现在的大金对于这种偏学术性质的公正单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与市场。与其放任发展,然后有走歪的可能,不如确实掌握在手中,避免不必要的失控发生。
而钢铁厂的材料配方实验,则是出自林文理的意见。因为苏涣虽然现在是钢铁厂厂长,但什么时候不是了,谁也不知道。汉津钢铁厂终究是大金的,而不姓苏,所以林文理才要防一手。
弄出一个不属于汉津钢铁厂的材料实验室,就是某个大穿越众要避免自己贡献出来的超前知识,被朝廷用官方手段收归国有。
要是拿来利国利民那也就算了。不过靺鞨八部可是和林文理印象中的那个朝代一样,有着宣告’宁与外邦,不给家奴’的前科。
要是那些超前知识到了不识货的人手中,有没有可能贱价卖给盟邦,或是换回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要不就是干脆白送?
一个很不有趣的巧合,大金南端的港岛,同样被以’不毛之地’为理由,近乎无偿租借给联合王国,时间久久。
林文理可以坐视跟自己无关的蠢事发生,却不想看到自己拿出来的知识被别人轻贱,这还不如一开始就不拿呢。对于不认识的人没有多少信心的他,也只能防上一手。
幸好苏家老爷听劝,而且苏涣也能看出来一个第三方公正机构的名头有多好用。至少那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保证公正,所以这个独立于钢铁厂外的材料实验室才得以成立。
苏钱两家八二分的出资,看似不公平,其实巧妙之处也在这个地方。
虽然实验室用了钱刚的名字,也有钱家的股份,但是跟材料与配方有关的收益,是苏家独占的。这些都写在白纸黑字的合约中,双方都同意的。
这也是因为在实际的操作上,所谓的材料研究与测试,顶多就是用一些高学历打工人检测数据。说白了,就是走个过场,然后借用钱刚的名号取信于人。
所有材料配方与其材料强度,某大穿越众都心理有数。只要钢铁厂的人不瞎整,做出来的成品就不会差到哪里去。钱刚在这上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付出,也不需要有实质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