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其他大臣像是忽然间茅塞顿开,“严大人的意思是,敌军故意使用离间计?”
“战场上波诡云谲,离间计向来是谋士最喜欢用的一种手段,严大人这样判断应该最接近真相。”
容国舅站在群臣之首,表情沉着冷峻,不发一语。
严大人这番话的意思说得很明白,立场也表得很清楚,既相信嫡公主殿下没有通敌叛国之罪,也维护了萧君琰的处事方法,看起来是双方都不得罪。
然而这样和稀泥的方式在这件事上注定行不通。
崇明帝坐在龙椅上,目光缓缓扫视大殿上群臣,最后看向几位皇子,声音威严:“宣王,你怎么看?”
这几日朝堂上议事,几位皇子几乎不曾发言,大多时候都保持沉默是金的优良品德,唯恐被迁入其中引来帝王怀疑。
然而父皇问话,他们却不能不答。
“启禀父皇。”宣王晏翎站出来,恭敬地回话,“儿臣认为严大人说的有道理。”
皇帝皱眉:“有道理?”
“兵法三十六计中,经常被用到的就是离间计。七妹是天朝最尊贵的嫡公主,跟萧将军有婚约在身,如果敌军提前得到了七妹去边关的消息,一边派人乔装打扮接近七妹,一边差人通风报信至边关军营,让玄甲军将士知道这个消息,造成七妹跟敌军接头的误会,如此一来军心不稳,臆测顿生。”
晏翎不卑不亢,一字一句都像是亲眼看到了似的,“萧将军为了稳定军心,表面上对七妹问责,实则悄悄把七妹保护起来,再查明真相,还七妹一个清白,完全说得过去。”
“宣王和严大人所言,皆是基于自己一厢情愿的猜测。”天朝年前的丞相大人开口说道,“封将军和墨将军在军营里的地位仅次于萧君琰,他们也是萧君琰的左右手,事实真相若真是受人离间而出于不得已的保护,没道理瞒着封将军和墨将军,甚至于令封将军急急派人送信至帝都。”
崇明帝眉眼微沉,这倒也是。
“丞相大人所言极是。若萧君琰只是不得已而为之,他完全可以跟身边亲近的将领解释,而不是一意孤行。”容国舅冷冷说道,“况且当初封离派来的亲信是怎么说的,诸位应该没有忘记吧?公主殿下奉旨前去边关,给萧君琰送去了一份密旨,萧君琰是在看完密旨之后就给公主殿下定了罪,而那个时候,军营里根本没有传出公主跟敌军接头的流言蜚语,所以严大人的猜测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苏尚书显然不赞同他的话,“国舅爷这么说也不太对,如果军中将领有人生了异心怎么办?如果萧将军察觉到身边出了内鬼怎么办?有些机密之所以是机密,就是因为机密只能是极少数人知道,甚至只除了自己之外,任何人都不能轻易透露!”
崇明帝揉了揉眉心,又开始觉得头疼。
“启禀皇上,臣觉得眼下战事最为重要——”
“报!”大殿外忽然想起一声高亢的通报,随即一人急匆匆跑上大点,打断大殿上的剑拔弩张,“启禀皇上,镇国嫡公主安然回宫,容家公子已护送公主至殿外,有要事禀奏皇上!”
话音落下,朝堂上骤然一片死寂。
苏大人、严大人,宣王等人脸色一点点变了,几乎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
而容国舅却是一喜,迫不及待地看着跪在大殿上的人,“嫡公主殿下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