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道子乘酒后亢奋之际,他感觉自己的灵魂仿佛已经脱离了肉体,进入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艺术世界。他始振其灵笔,那支笔在他手中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够开启通往神秘艺术殿堂的大门。他手持两支笔,一为公鸡羽毛笔,另一支为狼毫笔,这两支笔就像他的左膀右臂,帮助他在艺术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他先拿起狼毫笔,那笔尖在宣纸上轻轻触碰,如同蜻蜓点水,却又蕴含着千钧之力。他采用独特的“莼菜条”式描法,这种描法如同古老的魔法,能够赋予线条以生命。他笔下的线条细腻而富有动感,每一笔都像是在讲述一个故事。钟馗的画面在他的笔下逐渐生动逼真地跃于纸上,那钟馗仿佛有了灵魂,从画中呼之欲出。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威严与愤怒,那是对邪恶的憎恶;他的身姿矫健而挺拔,仿佛随时准备与恶鬼展开一场殊死搏斗。再看吴道子,他就像一位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镇定自若。他接着用公鸡羽毛笔在大花碗里沾满鸡血,那鸡血在羽毛笔上闪烁着神秘的光芒,仿佛蕴含着某种神秘的力量。他在人物线条内流畅地绘之,那动作一气呵成,如同行云流水。台下席间三千多双眼睛都紧紧地盯着他,每一个人都屏住呼吸,生怕打扰到这位正在创作的大师。吴道子依皇帝这一梦的描述,凝神构思,他的思绪在梦境与现实之间穿梭,每一笔每一划都倾注了他的心血。在他的笔下,《钟馗捉鬼图》渐渐成形,那画面栩栩如生,仿佛将人们带入了一个充满神秘与奇幻的世界。这种创作方式属于再造想象,吴道子用他那超凡的想象力和卓越的画技,将唐玄宗李隆基梦境中的大鬼完美地呈现在纸上。
吴道子用鸡血画的那画中的钟馗威严狰狞,他的面容犹如被暴风雨侵蚀的岩石,充满了岁月的沧桑和战斗的痕迹。他的眉毛浓密而粗硬,像两把利剑,向上挑起,透露出一种不可侵犯的威严。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眼珠仿佛燃烧的火焰,能看穿一切邪恶的伪装。他那高挺的鼻梁下,宽厚的嘴唇微微张开,露出一排洁白而锋利的牙齿,仿佛在向恶鬼发出无声的咆哮。钟馗持剑斜顾,那把剑在他手中就像一条灵动的毒蛇,随时准备向敌人发起致命的攻击。剑刃在鸡血的映衬下闪着寒光,仿佛能斩断世间的一切黑暗。那画就绘成了,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技惊四座。吴道子的《钟馗捉鬼图》作品就是在这样醉意朦胧的状态下完成的,这幅画取其辟邪驱鬼之意,那公鸡血更是为它增添了一种神秘的力量。人们相信,这《钟馗捉鬼图》,挂在家中能起到祛邪、避灾、祈福的效果,它就像一道神圣的护身符,守护着人们的平安。
吴道子双手奉着《钟馗捉鬼图》,他的脚步沉稳而庄重,一步一步走向唐玄宗李隆基。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自信与自豪,他知道,这幅画是他的心血之作,也是他对皇帝的忠诚献礼。他来到唐玄宗李隆基面前,微微躬身,双手将画呈上:“启禀陛下,臣奉旨完成《钟馗捉鬼图》画作。”唐玄宗李隆基接过画,展开一看,顿时瞠目结舌了半晌。他眼中充满了惊讶与喜悦,那幅画中的钟馗与他梦中的形象完全一样,每一个细节都栩栩如生,仿佛是从他的梦境中直接搬出来的一样。他不禁感叹道:“难道吴画师你也和朕做过一样的梦吗?怎么画得这样像!”杨贵妃在一旁也看得啧啧称奇,她那美丽的眼睛中闪烁着惊叹的光芒。她轻轻地抚摸着自己的绣香囊,仿佛在庆幸有这样一幅神奇的画来守护它。
吴道子道:“陛下忧劳宵旰,所以疟疾才得趁机侵犯。现在果有辟邪之物,卫护圣德,是陛下千秋万岁的瑞兆啊!”唐玄宗李隆基听了吴道子的话,心中甚是欣慰。他认为画的钟馗如他梦中一样,极为传神,这不仅是一幅画,更是一种祥瑞的象征。他龙颜大悦,对吴道子的画艺赞不绝口,并赐他百金。
唐玄宗李隆基深知这幅画的价值,他命令画工以这幅像为模板,立即吩咐有关部门奉旨行事。这些部门不敢有丝毫懈怠,他们迅速将吴道子所画钟馗捉鬼图镂版印刷,连同此图由来因果,大量刻制,广颁天下,朝廷赚了一大笔收入。他们希望每一个大唐的子民都能拥有这样一幅神奇的画,让大家都在岁暮除夕时贴在家门上,“以祛邪魅,益静妖氛”。
从此,每至年末除夕之日,老百姓们总会满怀着崇敬与期待之情,将钟馗像恭恭敬敬地贴于家门之上。这一风俗宛如一颗拥有顽强生命力的种子,在悠悠岁月的长河中深深扎根、萌芽,继而茁壮成长,代代延续,生生不息。每一扇张贴着钟馗像的门后,都蕴藏着一个家庭对平安与幸福的殷切向往,那钟馗像恰似一位默默无言却坚毅无比的守护者,庇佑着每一个家庭远离邪恶的叨扰,使其尽享安宁。
春节之时,钟馗是守护家门的神灵,而端午之际,他又化身为斩除五毒的天师。正因如此,五月初五投江的屈大夫并不孤单,钟馗的英魂与之相伴。钟馗作为万应之神,神通广大,有求必应,能赐福于人,亦能招财进宝。在诸多门神形象里,钟馗的身影赫然在列,毕竟他身为鬼王,有捉鬼之能。人们将他的形象贴于门上,为的就是辟邪驱鬼,护佑阖家平安。从风水角度而言,这便是呼形和象之妙。
吴道子自从为皇帝画了那幅着名的《钟馗捉鬼图》,他的名声更是如日中天。而在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除了沿袭传统挂艾草菖蒲之外,家中还要悬挂钟馗像,这已经成为一种固定的习俗。艾草菖蒲的清香与钟馗像的威严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端午节独特的文化氛围。那画中的钟馗威严狰狞,持剑斜顾,呼之欲出,取其辟邪驱鬼之意,寄托了人们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每一个悬挂钟馗像的家庭,都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够远离疾病、灾祸,迎来平安、吉祥。这种愿望就像一盏盏明灯,照亮了人们在黑暗中前行的道路。
吴道子画工深厚,画艺卓绝,他在绘画领域的成就如同璀璨的星辰,闪耀在历史的天空。唐玄宗赐名道玄,他被尊称为唐代画家第一人,这一称号实至名归。他不仅是中国山水画的祖师,更是绘画艺术的一座丰碑,被后人尊称为“画圣”。他的艺术成就,如同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画家。
吴道子擅长绘画佛道和人物,他的画风承袭南朝梁张僧繇和后来的张孝师,却又独具一格。他落笔磊落,每一笔都充满了力量和自信,那笔触就像战场上战士的刀剑,勇往直前。他笔下的画作势状雄峻,生动而富有立体感,仿佛那些人物和场景都要从画中走出来一般。他绘画人物时,善用兰叶状或莼菜条的线条表现衣袂,这些线条带有飘举之势,就像微风中翩翩起舞的彩带,轻盈而灵动。所以,吴道子的人物画像被赞为“吴带当风”“冠绝于世”,他的每一幅人物画都像是一首优美的诗歌,用线条和色彩诉说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吴道子经常用焦墨勾线,那焦墨就像黑夜中的闪电,犀利而醒目。他略加淡彩润色,使画面更加生动丰富,这种绘画风格又被称为“吴装”。
不仅如此,吴道子还在长安、洛阳等地寺庙留下了大量的佛道宗教壁画,多达三百多件。这些壁画每一幅都堪称经典,且情状、态势各不相同。有的壁画描绘了佛国的庄严景象,佛祖坐在莲花宝座上,周围环绕着众多菩萨和罗汉,他们的神情各异,有的慈悲为怀,有的庄严肃穆,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仿佛将人们带入了一个神圣的佛国世界;有的壁画则展现了道教神仙的神奇传说,神仙们腾云驾雾,施展着各种神奇法术,衣袂飘飘似与天风共舞。那灵动的姿态、奇幻的场景,在吴道子的笔下呼之欲出。民间画塑匠人对他尊崇有加,尊称吴道子为“祖师”,他的绘画技法和风格成为了匠人们模仿学习的典范。道教中人更是将他奉若神明,呼之为“吴道真君”“吴真人”,视他的作品为道教文化传播的瑰宝,仿佛每一幅画都蕴含着神秘的道教教义,能启迪信徒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