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子莫如母,虽说这孩子不是她亲生的,但从小拉扯大,她还能看不出他的心思?
可偏偏是知青……
知青啊,终究是要离开的,和他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
另一边,梨棠也已经接收完了某人的信息。
没错,陈景烈并不是陈家亲生的。
在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丢孩子并不是什么稀罕事,甚至有人能狠下心把亲生孩子丢进山里。
然而怪就怪在,他是被村里人在坟场发现的,身上还裹着一条明显不是农村能弄到的丝巾,引得一群人津津乐道。
但也只是这样,村里人一开始也没有收养这个孩子的想法。
自己家的孩子就够多了,又哪有多的粮食养一个别人家的孩子。
最后还是好心的陈家收养了他。
后来村里的人就开始感叹,得亏当初收养了陈景烈。
听着外面传来的声响,几人很快也清醒过来。
第二天一大早,估计五六点的样子,村里人就陆续起来了。
“在农村,每天都要起这么早吗?”
“梨棠?刚起来了,待会让村长等就不好了。”
她软软地叹了口气,还是认命爬起来。
这个孩子异常聪明,小小年纪就会认字,在八岁时就敢单独去镇上和大人谈生意,利用自己的脑袋瓜赚钱,更是村里第一批主张实行梯田的人,据说还有外面的门路。
然而即使是这样,陈母也没有动过丢孩子的念头。
“一一啊?”
偏偏张梅已经探过头来喊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