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西北进军
,
spn
6月的汉京,是鲜花和鞭炮的海洋。新中国成立的喜悦,犹如春风吹遍了整个城市的大街小巷,除了一处地方。
汉京郊外,长江江边,华夏军校的新校址。
在建国后,张蜀生下令将华夏军校搬迁到了汉京,而其他相当数量的军校则依旧留在了西南。由于是新『政府』的起家之地,相比于其他地方,各种院校建设要早得多,包括军校在内的各大院校,已经领先了全国相当一步。如果不是为了将这个华人最高军事学府带在身边,亲任校长,张蜀生甚至想把它一直放在东川。
比如校址在宜宾的中国陆军大学(原仅次于华夏军校之西南陆军学院)、的学员,正站在前,望着外面的瓢泼大雨出神。习惯『性』地伸手去外衣荷包掏烟,却才想起这里是军校,而不是以前的部队了,烟是不许抽的。
这名学员的年纪已经三十好几了,却还在华夏军校待着。
“我说陈诚同志,你还真是心情不错啊。”站在前的人,回头对正坐在床边看书的一名同样年纪不小的学院喊道,言辞中有些戏谑,居然用上了同志的称呼。
陈诚,对了,那坐在床前埋头看书,做笔记的人,不是那位叱咤津京战场的原国民党中将陈诚又是谁。
“恩伯,这书上的东西可比以前我们学校里的那些教材,强了百倍。你不妨拿去看看。”陈诚对汤恩伯嘴里的同志二字丝毫不以为意,反而认为新『政府』的喊法是正确的,同志,什么是同志,就是有共同志向,实现中华复兴的共同伟大志向。他倒希望其他人如此喊他,现在不是党国时期了,思想如汤恩伯一般,是难以进步的。
小心地翻过书页,上面却是写着“论战壕防御与突破”。
“有什么好看的,图书馆里一大堆,不见得稀罕。”汤恩伯心头有事,挥挥手不在意。“辞修,难道你一点都不担心他们会找借口让我们法通过考试吗?你看看这几天的训练,简直不是人过的,新学员军训就这样搞,以后的日子怎么过。”
一想到要在华夏军校这个鬼地方待一年的时间,汤恩伯就浑身不舒服。自己不是新兵蛋子,更不是连战场都没上过的新考生,自己是曾经的党国中将,那张蜀生也敢如此对待,简直是令人气愤。
“正是因为图书馆里面,这种军事教材比比皆是,才证明新『政府』缔造的人民军队在理论知识上就远远超过了曾经的党国,军校这一步我们就输了,又何谈上战场之后呢。”陈诚摇摇头,“你呀,也别把自己当中将,放平心态,考过了,新『政府』对我们这些国民党老将想来也有一些安排。”
陈诚没有告诉汤恩伯的是,之前已经有人找他谈过话了,对一些人民军队重点关注的原国民党将领,新『政府』是区别对待的,基本在一年学习后通过考试就能被任命新军职。像他这样的抗日名将和党国中将,自然会被安抚好,至于汤恩伯,待遇自然就不同了。
“哼,我党国将校数百人,且看他张蜀生敢如何,莫非还敢撵我们回家抱孩子。”
“荩忱回来了。”陈诚不管汤恩伯如何,却见到张自忠门走进来,手中拎着三壶开水。曾经的一师之长如今也自己动手,和其他三四千字的,这样凑够今天的9千-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