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软索不动,袁飞一试,竟然牢固异常。原来三赤得了唐求的命令,飞出洞外后,将软索在洞口的一棵苍松上绕了几绕便牢牢缚住,袁飞心中暗道了一声“果然是一好灵虫!”后,便不停留,施展了行猎时练就的攀缘本领,纵得几纵,已出了洞来。
出得洞来,袁飞将三赤与软索仍收于了乾坤袋中,暗道:“好虫儿,暂且委屈一下,待以后有机缘,便为你寻个好去处!”
自从被玉姬花擒入了灵虫洞中,一晃就是半月有余,此时袁飞方见了整个天日,不由得心情畅快无比,当即深吸了一口新鲜空气,就四周细细观看。
如今袁飞身处于半山腰的一座高台之上,此处树木稀疏,却盘根错节,已不知历经了多少年岁月。洞口处,生了一株古老的苍松,枝干虬结,遮蔽了大半风雨。
高台之下,是约百余亩大小的一片平地,平地四周栅栏相围,两旁的茂林修竹中几十座竹楼隐于其内,正中间耸立着一座两层高的白色石殿,想必便是五灵门基业。
放眼远处,山脚下是一座小城,亭台绿树斑驳相杂,隐隐人流熙攘,一片繁荣。更远处,山峦叠嶂,幽林密布。丛丛绿林处,一座座蛮族竹楼掩映其中,炊烟袅袅,山歌杂于鸟鸣之中,溪流荡出密林之外,好一派大好景象。
看着眼前的无边美景,袁飞的心情无比舒畅,多日来积存心中的郁闷一扫而空,乃作歌曰:我自逍遥去,悠然一身空。欢欢如流水,飘飘为云风。心随天地弛,意由此境生。一朝证大道,万世功遂成。
这一番洞中遭遇,虽历经凶险,却也将袁飞的一点心智淬炼得弥坚,一颗道心已大生变化。凡修行之人,既修道又修心。道心即天性,道心不稳,常常会阻碍境界的提高,很多修士穷其一生勤苦修炼却卡在某一境界停滞不前,究其原因就是道心不能突破。
道心分五境,分别是心境、道境、灵境、化境、神境。
道心的提升难以捉摸,有时努力一辈子不见得能提升多少,反而有时却会因为一件细微的事而使道心有大的提升,全看修道者的悟性。
其实那日袁飞在自己的密室中得了太上幻魔功,凭了一股坚忍不拔的意志尽通三十六处窍穴时,一颗道心已跳入了初境之界,后来再经青气破关将一颗初境道心前进一步,后来又见证了王神灵虫出世,大受启发,道心已提升到了初境顶峰。
而面对眼前的这一番情形,使唐求生出的感悟更多,一瞬间心胸开阔起来,不觉间已由道心初境踏入了道心的第二层心境境界。
所谓道心心境,讲究勘破本心,万念升华。袁飞虽然年少,于世态万机诸多不晓,却懵懵懂懂间窥得一丝玄妙,小草历风雨方显勃勃生机,真金必经苦炼才显辉煌本色,世上万物,于无处生机运,于逆境中得永存,一切皆然。而自己的一颗本心,其实也如这一株顽强的小草一般,宁折勿弯,永葆生机。
正心弛神往间,袁飞忽听高台下有人叫道:“兀那贼子,想要趁火打劫吗?”
袁飞一惊,急转头看过去,见高台下站立一人。这人尖眉鼠目,身穿一袭蓝衫,上绣了一只青面狰狞蜈蚣,正大远处高声大叫。从这只蜈蚣上看,袁飞断定,这人一定是五灵门弟子,当即哪敢答话,片刻已打定了主意,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前面是五灵门腹地,自然不敢去,而身后两座高山耸立,两山夹峙的山口处为一大片的密林遮挡,约摸离了此地十余里。但依袁飞多年来行猎的经验,尽管这十余里的山路乱石林立,杂树丛生,却是如今避逃的绝佳之地。
当即袁飞冲了来人微微一笑,纵身跳下高台,寻了处山间小道急急向后山奔去。
方才这人果然是五灵门弟子,这人唤作黄鼠,人如其名,平素的确也胆小如鼠,众师兄弟都瞧不起他。而且,这个黄鼠又懒于修炼,几十年来修为止步不前,也只堪堪悟气中期。
方才一众师兄弟们急随了玉姬花直追郭罡而去,黄鼠却唯恐郭罡倒戈一击伤了自己的性命,灵机一动,道了声内急后,寻了处草丛后隐匿起来。见众人远去,方露面,正巧发现了袁飞出得洞来大呼小叫。
初时黄鼠不敢近前,只远远地观看,一会儿发现袁飞是一个蓬头垢面的黑脸少年,又被自已一喊之下便即逃命,登时胆气一壮,只道寻了个便宜,便紧随了急急赶来。
黄鼠只得悟气,虽然驾不得风云,但修行之人躯体时常淬炼,御使空间气息较之普通凡人得了法门,身轻如燕,一步纵出常人几步远。当即黄鼠衣襟飘飘,片刻间已尾随了袁飞身后追出了几里远。
袁飞本来就敏捷,又且修炼了“太上幻魔功”后,奔行速度应该极快。但数日在洞中煎熬,每日里提心吊胆,只运使了敛息术隐蔽,“太上幻魔功”也不敢修习,真气只略略恢复了约三四成,奔速便较平日缓慢了许多。
眼见几里外就是密林,袁飞暗自庆幸,心道只要进入了密林中,便可多出一分逃脱机会。
却听身后黄鼠得意叫道:“小子,还不跪下来求饶,也好与你个痛快。”
袁飞一惊,急回头看,黄鼠已追至了十几丈外。见逃生无望,袁飞竟然了暗暗激起了一股倔强之心,心道:“一不作,二不休,便拼上一拼,大不了搏个鱼死网破!”
狠性一生,随后袁飞收住了身形,站在一块乱石上静等黄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