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非凡小说网 > 历史穿越 > 孑孓不独行 > 第140章 同心同德 同心同向

第140章 同心同德 同心同向(第2页/共2页)

方昭儿的收藏品丰富,主要是字画,碑帖,孤本,铜器和印章等!哪怕是大盛宫中秘藏的金质乾隆花钱他也是有过几枚的,就是不知道随手丢去家里的哪个罐子里了。黄金打造的花钱的确是又大又好看,但是过太压手,当书签都嫌弃累赘。

钱币虽不在方昭儿的收藏目标里,但是对泉界的事情还是略通一二的。

钱币是被用来交换商品的媒介,是可以衡量商品价值的稀有物。东方古国流传有从远古时代先民们使用过的贝壳币,蚌壳贝,骨贝,石币,陶贝甚至铜贝。先秦各国铸造的刀形,圆形,蚁鼻形,铲形,板状等等形状各异的各种金属钱币都是泉友们秘不示人的神物。始皇帝规范方孔圆形半两钱形制之后,后世各朝皆是遵循古例!其中铜质钱币是各时代铸造最多,流通最广的钱币,所以说起钱币一般就特指铜钱。因为本质上铜钱自身也是有价值的,大明可以使用以前的各个朝代的铜钱,只是购买力有区别。宋时交子能算是纸币始祖,也算罕见!大盛朝后期按照外邦钱币铸造的光板铜元和银元算是异类,没有收藏价值。

至于金银因为太过稀少而贵重,是几乎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能用于交换的稀有物,是人人都喜爱的好东西!

大盛朝是一律不许使用前朝铜钱的,大明朝的钱币比如永乐通宝,洪武通宝这种辉煌年号的钱币更不可以。大盛朝廷会将前朝钱币收罗重新熔铸,故而存世永乐通宝和洪武通宝极为稀少,在大盛朝时期得是那种敢冒着毁家灭族奇险的泉友才会收藏。

“花钱”跟钱币的历史一样古久,甚至在某些时候她们是一体的。她有钱币的形态却不能作为钱币使用,是民间铸造作为庆典、祈福,祭祀,玩、赏,配、饰,等等用处!根据用途和铸造者的实力,花钱的纹饰一般有吉祥语比如 “富贵长命”,“加官进爵”,“镇库”,“风花雪月”,“连中三元”,“迎春”等等,配有花、云,鹿,龟,甚至神仙等等纹饰。材质更是五花八门,可以是金、银、铜、铁,陶、瓷…甚至用木材制成!

方昭儿手里的这枚永乐通宝银钱应该可以叫做合背连读接郭连轮宫钱,银质,正面是年号,背面有恩赏字样,肯定是大明皇宫特制用于庆典、赏赐用的特制钱,属于最顶级的“花钱”!

大明皇宫铸造的银质永乐通宝是“花钱”,却也是比大明官铸的永乐通宝钱更有价值的“帝钱”!

“帝钱”源于华族人上古五帝的传说。五帝是以白、青、玄、赤、黄五色为分别,有金、木、水、火、土五行属性,分属东、西、南、北、中五方的五位神仙老爷。 后世演化指为古时朝代的五位帝王,东方古国绵延数千年,朝代更迭,帝王也很多。为符合华族人对“五”数的崇拜,五位帝王必须是对东方古国,对华族人族群有莫大贡献的伟大帝王!“帝钱”就是这五位帝王时代铸造的钱币,五帝一般是指始皇帝,汉武帝,唐太宗皇帝,大明的洪武和永乐二帝! “帝钱”即是秦半两,汉五铢,开元通宝,洪武通宝和永乐通宝!

大明的永乐通宝出现在国内,出现在民主国周边附属国,出现在南洋,即使出现在西域各国和阿拉伯地区,甚至出现在欧洲都不算奇怪,但是这永乐通宝银钱却是出现在所谓“新大陆”的美国!关键这银钱还不是孤品,据说发现的时候有一陶罐!用泉界的话说这属于窖藏钱!

窖藏钱是指因为存储,躲避灾殃等因素被人为地埋藏在地下某一处,经过上百甚至上千年后才被发掘出来的钱币。窖藏钱被发现时候通常呈现一坑、一缸或一罐堆积甚至锈蚀黏连的形态,钱币数量从几枚到数百枚不等。

发现窖藏钱意味着窖藏周边附近肯定有铸造和使用这种钱币的人生活,那么“新大陆”上当初藏这罐银钱的人呢?他们是谁?会是被肆意屠戮,头皮可以换黄金的“土着”?

亦或就是大明人呢?

银质永乐通宝肯定是大明皇宫赏赐的“花钱”,她们的主人不可能是普通大明人,可是得到这些赏赐钱的大明权贵怎么会出现在大洋对岸的“新大陆”?皇帝赏赐的宝物被妥帖地埋藏地下,地上的主人却不见影踪,甚至不见于传说!

看着掌心里的“帝钱”,这些疑问不自觉地就翻腾出现,方昭儿在五月份的临海竟然也打了个寒颤!

怪不得杨三强跟方昭儿近期电报和信件聊天的主要内容都是跟华族人的模糊的过往和未知的未来相关。方昭儿极其聪明,杨小兄弟不是那种故弄玄虚的人,听说他在美国也是很忙的!

“帝钱”就是杨三强故意送来的无声胜有声的礼物,

向来言语简洁的信里,杨三强告过诉方昭儿,有一艘满载着粮食的巨轮会在近期抵达民主国最北边的不冻港!那船上有自己的论据,有外面世界最真实的样子!看与不看尽快定夺,不然这艘船回直接停靠临海!

那时候粮食下船,其他东西也不存在,这个话题终止,以后不会再提一个字,大家依旧是好朋友,好兄弟!

方昭儿马上就下决定北上,即使在临海还没玩够。

方昭儿也好奇那艘巨轮上有什么不得了的“惊喜”,或许北上或许有更有意义的事情在等着他去做!

拿起电话拨通一个熟悉的号码,雪茄馆那边在听到方昭儿说了杨三强这个名字后表示知道了,电话就被挂断!

不用像往常回家那般收拾无数行李,不用看客轮或者火车的行程时刻,会有一艘船专门送方昭儿北上!

杨三强说过在临海县乡下的他本是雨后小水坑里的一只水虫子,毫无自保之能,不知水坑之外的世界。跟其他的孑孓小水虫子一样,成天在不大的水坑里屈伸翻腾,不休不止,只是为了寻觅一口饱食。

孑孓很简单,它们可以生长在长久不用的牲畜食槽里,在阴凉处的破罐烂缸里,在不流动的池塘,在即将干涸的水沟里!太阳可以晒干水,风能吹干水,顽皮的孩童可能碰洒,踩踏水坑,动物可能会来水坑里饮水,水虿以孑孓为食,总之有无数种可能会让翻腾不息的孑孓无限期地停止下来。

需要有无数次幸运叠加才能能让一只孑孓成功化身为一只长出翅膀的蚊虫,有飞离小水坑那方天地的机会!

那时候方昭儿就是觉得这个小朋友是刚被人算计离开临海心情不好,在胡思乱想,所以才带着杨三强去见、识自己的江湖朋友,好让这只“孑孓”看看外面的世界!

现在想来谁不是一只在水坑里挣扎的孑孓?区别无非是自己在大些的水坑里。这回南下临海方昭儿才真切地意识到威胁自己的意外可能随时降临,自己或许也会被潜伏在一旁的“水虿”所食,再也不能蹦跶!

院子里林大姐种下的芍药花开得正盛,人世间很美好,让人舍不得的好。

方昭儿也想长出翅膀,也想跟努力蹦跶,跟努力地要长出翅膀的杨三强一起飞向更广阔的天地,那样或许比随意地活着更美好!

临海占尽地利又被时势造就,仅仅几十年时间就成长为一座闻名全世界的大城。临海好,吸引着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蜂拥而至,拼搏未来。算得上是生、长在临海的杜明升本没没必要,也很少有机会去外地,唯有两次离开临海都是因为三弟杨三强。

北上山东参与营救姚大主教,不但得到一张法租界巡捕房包探的身份文书,入了现在的师父林桂芬的法眼才是杜明升最大的收获。去过南边的香料港市之后,不但使得临海青帮得以不伤和气地进入洪门的势力范围,又可以直接联系上英国的烟土供应商,能直接接触到贸易公司的烟土货源。

现在的临海杜某人不再是当初那个欠钱挨揍的街头混混,放下良心的这几年,赚钱越来越快,越来越多。自从积攒到第一百万块银元之后,杜明升就听从三弟的劝说,随时将赚到的钱换成大黄鱼或者是换成美元存入花旗银行。

威尔森的办公室的大门对杜明升永远敞开,电话可以随时接入。

杜明升已然是临海一城两租界小有名气的人物,在家有妻、女陪伴,在外得师父的信任,那张紧挨着黄富贵的座椅越发稳如泰山,短时间内绝难有人可以撼动。

黄富贵的那句老弟任谁听着都觉得比往常更亲热,更真诚!

杜明升的贸易公司从香料港市购买的烟土当然不会是英国那个巴掌大的地方生产出来的,而是英国商人在南亚种植生产的烟土,是贸易公司建立之初黄富贵代表的幕后大股东们的推荐。

要论种地和粮食深加工华族人自认第二没有哪里人敢说第一,种植和生产烟土不比种粮更困难,毕竟烟土也是种植、生产出来的货物。

其实临海青帮大会后,杜明升就能弄到比英国供货商质量更好,价格更低的好货。

数月以来临海的两个租界公董局外国人调动频繁,他们都在变卖财产着急忙慌地离开临海,其他的租界也是差不多的情况,某些租界甚至出现外国人公司接连撤离的情况。贸易公司的幕后股东也在发生变换,黄富贵的自主权越来越大,分给其他座位的份额也越来越多。

黄富贵一直在帮离开临海的外国人朋友处理一时之间难以变卖的资产,以及不方便通过银行转账的部分上不得台面的财富。

离开的人都想要不折价且尽快地拿到应得的财产,最好是能换成方便随身,随行带回欧洲。还有什么比烟土价格高,市场好,甚至比等重黄金更高价值商品?用方便携带且不显眼,回欧洲能快速变现,很保值甚至可能会升值的烟土抵价是最理想的选择。有自己使用烟土习惯的外国人很乐意,黄富贵先生提供的是上好的的烟土,结算价格还低,东西带回欧洲稳赚不赔。没有使用烟土习惯但是在欧洲有门路的外国朋友也很乐意,有些大人物还是很有权势的,他们不但在租界和民主国有特权,回欧洲还是有特权。他们归国时候携带的行李拥有有许多豁免特权,免检查,免税费,免运费等等。

俗语说千里为官只为财,欧洲人也是人,他们宦游万里回欧洲带些“土产”和“特产”很是合情又合理的事情。

欧洲各国物价上涨引发的临海进口商品价格翻番上涨其实不算事,毕竟其影响不大,买不起不买就是了。英国供货商竟然也告知杜明升烟土供货价格将会上调一个台阶,这就有点莫名其妙了。

英国供货商乘机涨价的行为让本就亏心的杜明升火冒三丈,却又无计可施。

杜明升识字不多,自认是一个江湖人,是一个讲究,讲信义的江湖人。他从来都知道自己在做的事情不好,做梦都想着能够有机会反击回去!而这个梦他只能跟三弟隐晦地倾诉,跟沈大姐倒是能经常聊起。

三弟告诉他这是朴素的族群认同感,是一种高尚的情操。

沈大姐就经常笑话他是吃着临海街头的锅贴却操在北京那做大总统的心!

这次杜明升狠心吻别襁褓里的只会嗯哈出声的小囡囡,与沈大姐和师父辞别。再次离开临海,去往更远、更神秘的关外是为了要寻找一种最顶级的好货,产自当初大盛权贵在关外设置的种植园,现在那里是好些个相互结拜的大帅们的地盘。

杜明升想要拿到这种好货的份额,要跟英国人争一争烟土市场价格的决定权。

聪明人向下兼容很容易,抬头欲高攀却不简单。

远在大洋彼岸的三弟在做什么,在想什么杜明升搞不懂,搞不明白。但是杜明升知道三弟真的懂自己!并且依旧会鼎力支持自己!

杜明升北上的谈判的真正本钱其实是一条隐秘地贸易路线,杜明升能将关外生产的顶级烟土通过美国人的轮船带去桑落,带去罗斯,带回美国,带去南美洲!如有必要,甚至能送去欧洲,送去英国!

这就是三弟给的底气,其中不但有海外洪门的兄弟们的支持,其实更是三弟背井离乡的成果。

算是沾着方昭儿的光,杜明升搭上特意掉头接方昭儿的美国巨轮去关外。

其实方昭儿与杜明升只能算是脸熟,对杜明升的生意也心知肚明。

杜明升原本还想着避嫌,不想方昭儿也是讲究人,他不但设宴款待杜明升,再三感谢之前杜明升帮过的那个小忙,还承诺到关外后会尽量帮忙牵线搭桥!

绝不会让杜明升白白跑一趟关外。

关外他不熟,但是关外的大帅们对方大总统都熟!关外三省从来都是方大帅的势力范围,现在盘踞于关外的那些个大帅们哪个不仰仗方大总统的鼻息,较真去抡他们多是方大帅的徒子徒孙!

酒桌上的方昭儿也算能聊天,会聊天!

杜明升知道方大少爷是给师父和三弟的面子,但是的确很长志气,增底气!

甚至杜明升有一种同心同德,同心同行,同心同向的错觉!

您阅读的小说来自:非凡小说网,网址:www.xiaoshuoff.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