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旦那天,天子临朝,百官前来朝贺。宋江和卢俊义都身着公服,在待漏院等候早朝,然后随班行礼。天子殿上,官员们头戴簪缨,腰束玉带,一片文武大臣的庄重景象。这一天,天子驾临紫宸殿,接受百官的朝拜。朝拜结束后,宋江和卢俊义随班叩拜,只能站在两班官员的下方,无法上殿。他们仰头观看殿上,只见官员们头戴玉簪,脚穿珠履,身着紫绶金章,纷纷向天子敬酒祝寿。从天亮一直到中午,他们才得以领受谢恩的御酒。百官朝散,天子起驾回宫。
宋江和卢俊义走出内宫,脱下公服和幞头,上马回到军营,脸上带着忧愁和惭愧的神色。吴用等人迎了上来。众将见宋江面带忧容,心情烦闷,都前来贺节。一百多人行过礼后,站在两边,宋江低头不语。吴用问道:“兄长今日朝贺天子回来,为何如此愁闷?” 宋江叹口气说:“我想我生来八字浅薄,命运坎坷。破辽时受了那么多苦,如今却连累众弟兄无功而返。我官职低微,因此心中烦闷。” 吴用回答道:“兄长既然知道命运尚未通达,又何必不开心呢?万事早已注定,不必太过忧虑。”
黑旋风李逵说道:“哥哥真是想不开!当初在梁山泊的时候,不受任何人的气,可如今却今天要招安,明天要招安,好不容易讨得招安了,却又惹来烦恼。如今兄弟们都在这里,不如再回梁山泊去,那才快活呢!” 宋江大声喝道:“你这黑厮又来无理取闹!如今我们都是国家的臣子,是朝廷的良臣。你这小子不懂道理,竟然还想着造反!” 李逵又回应道:“哥哥不听我的,以后有的气受!” 众人都笑了起来,然后纷纷捧酒为宋江祝寿。这一天,大家一直饮到二更时分,才各自散去。
第二天,宋江带领十几骑人马入城,到宿太尉、赵枢密以及省院官员各处贺节。他们在城中往来,引得众多百姓观看。有人将此事告知了蔡京。第二天,蔡京奏明天子,天子传旨让省院出榜文进行禁约,并在各城门上张挂:“但凡有出征的官员、将军和头目,只允许在城外下营屯扎,等候调遣;没有上司的明文呼唤,不许擅自入城。如有违抗,定按照军令治罪。” 随后,差人带着榜文,直接来到陈桥门外张挂。有人看到后,立刻跑来报告宋江。宋江听后,心中更加愁闷;众将得知此事,也都十分焦躁,很多人心中都有了反意,只是碍于宋江的缘故,没有行动。有诗为证:
圣主为治本无差,胡越从来自一家。
何事人行谬计,不容忠义入京华。
且说水军头领特地请来军师吴用商议事情。吴用来到船中,见到李俊、张横、张顺以及阮家三兄弟。他们一起对军师说道:“朝廷失信,奸臣弄权,堵塞了贤能晋升的道路。俺哥哥破了大辽,却只得了个皇城使的官职,而且我们众人都没有得到升赏。如今朝廷还贴出榜文,禁止我们入城。我看那伙奸臣,渐渐想要拆散我们弟兄,把我们各自调开。现在请军师拿个主意;要是和哥哥商量,他肯定不肯。我们就在这里杀将起来,把东京劫掠一空,再回梁山泊去,落草为寇倒还痛快。”
吴用说:“宋公明兄长断然不会同意,你们白费力气。箭不出手,弓就会折断。自古说蛇无头就无法前行,我怎么敢擅自做主呢?这话必须哥哥同意才行;他要是不肯做主,你们想反,也反不出去。” 六个水军头领见吴用不敢做主,都沉默不语,没了主意。
吴用回到中军寨中,与宋江闲聊,谈论起军情。吴用说道:“兄长从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众多弟兄也都过得快活自在。如今接受招安,成为国家臣子,却没想到反倒受到诸多拘束,才能得不到施展。弟兄们心中都有些怨言。” 宋江听后,惊讶道:“是不是有人跟你说了什么?” 吴用说:“这不过是人之常情,还用多说吗?古人讲:富贵,是人所向往的;贫贱,是人所厌恶的。通过观察人的神情气色,就能知晓其内心想法。” 宋江说:“军师,倘若有弟兄们起了异心,我愿死在九泉之下,忠心绝不变改!”
第二天一早,宋江召集诸将,商议军机大事,大小将领都来到帐前。宋江开口说道:“我本是郓城的一个小吏,还犯过大罪,全靠诸位弟兄扶持,尊我为首领,如今才成为朝廷臣子。自古就有‘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的说法。虽说朝廷出了榜文禁止我们随意入城,这也是合理的。你们各位将士,没有缘由不能进城。我们当中有很多来自山间林下的鲁莽军汉,倘若因此惹出事情,必然会依法论处,那样就坏了我们的名声。如今不让我们进城,反而是件好事。你们众人要是嫌弃受拘束,只要有异心,就先砍了我的首级,然后你们自行行事;不然,我也没脸活在世上,必定自刎而死,任由你们去做!” 众人听了宋江这番话,都落下泪来,立下誓言后才散去。有诗为证:
堪羡公明志操坚,矢心忠鲠少欹偏。
不知当日秦长脚,可愧黄泉自刎言。
从这之后,宋江和诸将无事便不再进城。很快上元节到了,按照东京的惯例,会大肆张挂灯火,庆祝元宵佳节,各路都布置花灯,在各个衙门点亮。
且说宋江营内,浪子燕青和乐和商议:“如今东京点亮华灯,举办灯戏,庆祝丰年,皇上与百姓一同欢庆。我们俩换身衣服,悄悄进城去看看,看完就回来。” 这时,有人说道:“你们去看灯,也带上我呗!” 燕青一看,原来是黑旋风李逵。李逵说:“你们瞒着我商量去看灯,我已经听了好一会儿了。” 燕青说:“带你去倒也无妨,只是你这性子不好,肯定会惹出事来。如今省院出了榜文,禁止我们进城。要是带你进城看灯,惹出祸端,就正好中了省院的计谋。” 李逵说:“我这次保证不再惹事,全都听你的。” 燕青说:“明天我们换好衣巾,打扮成客人的样子,一起进城。” 李逵听了,十分高兴。
第二天,燕青和李逵都打扮成客人模样,准备妥当后,燕青便带着李逵一同进城。没想到乐和早已和时迁先一步入城了。燕青摆脱不开李逵,只好和他一起进城看灯。他们不敢从陈桥门进城,便绕了个大圈子,从封丘门入城。两人手挽着手,朝着桑家瓦子走去。来到瓦子前,听到勾栏内锣声响起,李逵非要进去,燕青只好和他在人丛中挤进去。他们听到台上正在说评话,讲的是《三国志》中关云长刮骨疗毒的故事。
当时,关云长左臂中箭,箭毒深入骨头。医生华佗说:“若要消除这箭毒,需立一根铜柱,上面放置铁环,将手臂穿过去,用绳索拴牢,割开皮肉,刮去骨头三分,去除箭毒,再用油线缝合,外用敷药贴上,内服长托之剂,不过半月,便可恢复如初,只是这治疗极为困难。” 关公大笑道:“大丈夫连生死都不惧,何况一只手?不用铜柱铁环,现在就割,又有何妨!” 随即让人取来棋盘,与客人下棋,伸出左臂,让华佗刮骨取毒,他面不改色,还和客人谈笑自如。
正说到这里,李逵在人丛中高声喊道:“这才是真正的好男子!” 众人都被吓了一跳,纷纷看向李逵。燕青赶忙阻拦道:“李大哥,你怎么这么粗鲁!在这勾栏瓦舍里,怎么能这么大惊小怪地喊叫!” 李逵说:“听到这里,忍不住要喝彩。” 燕青拉着李逵就走。
两人离开桑家瓦子,转过串道,只见一个汉子正飞砖扔瓦,去砸一户人家。那户人家喊道:“清平世界,朗朗乾坤,已经散了两次,还不肯还钱,反倒来砸我家。” 黑旋风听了,路见不平,就要上前劝解。燕青拼命抱住他。李逵睁大眼睛,一副要和人厮打的样子。那汉子说:“我和他有债务纠纷,来讨钱,关你什么事?马上我要跟着张招讨去江南出征了,你别惹我。到了那里也是死,要打就和你打,死在这里,好歹还能有口好棺材。” 李逵问:“什么去江南出征?我怎么没听说点军调将的消息。” 燕青赶忙劝开了这场争斗,两人手挽着手,转出串道,离开小巷,看到一个小茶肆,便进去找了个座位,坐下喝茶。
他们对面坐着一位老者,老者邀请他们一起喝茶,闲聊起来。燕青问道:“请问老人家,刚才巷口那个军汉打架,他说要跟着张招讨去江南,马上就要出征了。请问到底是要去哪里出征?” 老人说:“客人你们不知道。如今江南的草寇方腊造反了,占据了八州二十五县,从睦州开始,一直到润州,还自称为一国,很快就要来攻打扬州了。所以朝廷已经派了张招讨、刘都督去围剿。”
燕青和李逵听了这话,急忙付了茶钱,离开小巷,径直奔出城,回到营中,向军师吴学究报告了此事。吴用听后,心中十分高兴,便来向宋先锋说明江南方腊造反,朝廷已派张招讨领兵的消息。宋江听后说:“我们这些军马和将领,在这里闲居,实在不合适。不如派人去告知宿太尉,让他在天子面前保奏,我们情愿起兵,前去征讨。” 当时,宋江召集诸将商议,众人都很高兴。有诗为证:
屏迹行营思不胜,相携城内看花灯。
偶从茶肆传消息,虎噬狼吞事又兴。
第二天,宋江换了身衣服,带着燕青,亲自去说这件事。他们径直进城,来到太尉府前下马。正好太尉在府中,宋江让人进去通报,太尉得知后,马上让人请他们进去。宋江来到堂上,再次叩拜请安。宿太尉问:“将军为何换了衣服前来?” 宋江禀报道:“最近因为省院出了榜文,但凡出征的官军,没有奉命呼唤,不敢擅自进城。今日小将私下前来,向恩相禀告。听说江南方腊造反,占据州郡,擅自更改年号,已经侵犯到润州,很快就要渡江来攻打扬州。宋江等人马长期闲置,在这里屯扎不合适。我们情愿率领兵马,前去征剿,尽忠报国,希望恩相能在天子面前奏明此事!”
宿太尉听了,十分高兴,说:“将军的话,正合我意。这是为国为民的大事,下官一定全力保奏,有何不可!将军请回,明天一早我就上奏天子,你们必定会得到重用。” 宋江辞别太尉,回到营寨,将此事告知众弟兄。
却说宿太尉第二天早朝进宫,看到天子正在披香殿与百官文武商议事情,正说着江南方腊闹事,占据八州二十五县,改年建号,如此造反,自称为尊,眼下很快就要进犯扬州。天子说:“已经命令张招讨、刘光世去征讨,还没有消息。” 宿太尉越班奏道:“想来这草寇已成大患,陛下已派张总兵、刘都督,再加上破辽得胜的宋先锋,让这两支军马作为前部,前去剿灭,必定能立大功。” 天子听了,十分高兴:“卿所说的,正合朕意。” 急忙命令使臣宣省院官听圣旨。
当下,张招讨、从参谋、耿参谋也一同保奏,请求调宋江这一干人马作为前部先锋。省院官来到殿上,领了圣旨,随即宣取宋先锋、卢先锋,到披香殿下朝见天子。两人行过叩拜大礼后,天子降敕封宋江为平南都总管,征讨方腊正先锋;封卢俊义为兵马副总管,平南副先锋。各赐金带一条,锦袍一领,金甲一副,名马一匹,彩缎二十五表里。其余正偏将佐,各赐缎匹银两,等立了功,按照功劳升赏,加授官爵。三军头目,也都赐给银两,都在内府支取。限定时间,马上出师起行。
宋江、卢俊义领了圣旨,便辞别天子。皇上说:“你们当中,有个能镌刻玉石印信的金大坚,还有个能识别良马的皇甫端,留下这两人,在朕身边听用。” 宋江、卢俊义领旨,再次叩拜,仰望天子容颜,谢恩后出了内宫,上马回营。
宋江和卢俊义两人骑马并行,满脸欢喜。出了城,只见街市上有个汉子,手里拿着一件东西,两根巧棒,中间穿着小绳索,用手一牵动,那东西就发出声响。宋江见了,不认识,便让军士叫那汉子过来,问道:“这是什么东西?” 那汉子回答:“这是胡敲。用手牵动,自然会发出声音。” 宋江便作了一首诗:
“一声低了一声高,嘹亮声音透碧霄。
空有许多雄气力,无人提处谩徒劳。”
宋江在马上对卢俊义笑着说:“这胡敲就好比你我,空有冲天的本事,要是没人提携,怎么能施展抱负、声名远扬呢。” 说着,让左右取来些碎银,赏给那摆弄胡敲的人,让他离开了。两人继续并马闲聊。宋江意犹未尽,又在马上作了一首诗:
“玲珑心地最虚鸣,此是良工巧制成。
若是无人提挈处,到头终久没声名。”
卢俊义说:“兄长为何说这样的话?以我们的学识,就算不比古今名将差,可要是没有真本事,就算有人提携,又有什么用呢?” 宋江说:“贤弟这话就错了!我们要是没有宿太尉全力保奏,怎么能得到天子重用,声名远扬呢?做人不能忘本!” 卢俊义自觉失言,不敢再回话。
燕青和李逵回到营寨后,宋江和卢俊义升帐就座。随后,他们立刻召集各位将领,大家齐心协力,纷纷收拾好鞍马和衣甲,全身心投入到准备出征方腊的各项事宜中。
第二天,宋江等人从内府领来赏赐的缎匹和银两,将这些财物一一分发给各位将领以及三军的头目。之后,宋江便安排金大坚和皇甫端前往御前听候差遣。与此同时,宋江一方面调拨战船先行出发,命令水军头领各自去整顿篙橹、风帆,驾驶战船朝着大江方向进发;另一方面,他传令给马军头领,让他们仔细整理好弓箭、枪刀以及衣袍铠甲。就这样,水陆两路齐头并进,船只和骑兵一同前行,众人做好了一切准备,即将踏上征程。
然而,就在这时,蔡太师派府里的下人来到军营,指名索要圣手书生萧让。第二天,王都尉亲自前来,向宋江求取铁叫子乐和,只因听闻乐和擅长歌唱,想让他到自己府中听用。宋江无奈,只得答应。于是,又赶忙将萧让和乐和二人送走。
接连失去了金大坚、皇甫端、萧让、乐和这四位弟兄,宋江心中顿时涌起一阵郁郁寡欢。他与卢俊义仔细商议后,最终定下了出征的各项事宜,向全军发布号令,紧锣密鼓地筹备出师。
且说江南方腊的起义活动由来已久,历经岁月逐渐发展壮大,没想到竟成就了如此庞大的势力。方腊原本是歙州山中的一名樵夫,有一次,他到溪边洗手,在水中看到自己头戴平天冠,身穿衮龙袍,从那以后,他便向旁人宣称自己有天子的福分,进而发动了造反。
他在清溪县内的帮源洞中,大兴土木,建造起宝殿、内苑和宫阙,在睦州和歙州也分别设有行宫。不仅如此,他还设立了文武官职,组建了台省院等各级机构,朝廷内外的大臣一应俱全。睦州就是如今的建德,宋朝时改称为严州;歙州就是如今的婺源,宋朝时改称为徽州。方腊的势力范围从这里一路扩张,直至占据了润州,也就是现在的镇江。他总共占据了八州二十五县。这八州分别是:歙州、睦州、杭州、苏州、常州、湖州、宣州、润州。而这二十五县,都归属于这八州管辖。在当时,嘉兴、松江、崇德、海宁都只是县治。
方腊自封为国主,建立了完备的三省六部台院等官制体系,其规模和实力不容小觑,绝非那些啸聚山林的小股势力所能比拟。原来,方腊的崛起竟与天书和《推背图》中的预言不谋而合。《推背图》中说道:“自是十千加一点,冬尽始称尊。纵横过浙水,显迹在吴兴。” 这里的 “十千” 指的就是 “万”,在 “万” 字头上加一点,便是 “方” 字;“冬尽” 对应的是 “腊” 字;“称尊” 则意味着南面为君。这些恰好都对应了 “方腊” 二字。他占据了江南八郡,其势力之庞大,与辽国相比,也不遑多让。
再说宋江选定了出师的日子,与省院的各位官员一一辞别。宿太尉和赵枢密亲自前来送行,还犒赏了三军将士。水军头领早已率领战船从泗水进入淮河,朝着淮安军坝进发,准备在扬州会合。宋江和卢俊义向宿太尉、赵枢密致谢后,便踏上了征程。他们将军马分成五队,沿着旱路向扬州进发。一路上倒也平安无事,前军很快就抵达淮安县并在此屯扎下来。
淮安县的官员早已准备好筵席,迎接宋先锋的到来。他们将宋江请进城中,热情款待,并忧心忡忡地诉说:“方腊的贼兵势力极为浩大,切不可轻视。前方就是扬子大江,江水浩浩荡荡,长达九千三百多里,奔腾着流入大海,这可是江南最为险要的隘口。隔江相望的就是润州,如今由方腊手下的枢密吕师囊以及十二个统制官驻守在江岸。如果不能先拿下润州作为据点,实在难以抵御方腊的进攻。”
宋江听后,立即请来军师吴用,一同商讨应对的良策。如今面前有大江阻隔,究竟该如何渡江呢?回想破辽国时,走的都是旱路,水军头领们没能立下战功。而此次要渡江南征,必须依靠水军的船只才行。吴用沉思片刻后说道:“扬子江中有金、焦二山,紧靠着润州城郭。我们可以派几位弟兄前去探路,打听隔江的消息,看看用何种船只能够顺利渡江。”
宋江当即传令,召集水军头领前来听令:“你们众位弟兄,谁愿意为我先行探路,打听隔江的消息?同时,想想有什么良策能够顺利进兵?” 话音刚落,只见帐下有四员战将挺身而出,他们纷纷表示愿意前往。
正是这几个人前去探路,引发了后续一系列惊天动地的战事。这一去,注定会让横尸堆积得像北固山一样高,流淌的鲜血将扬子江染成赤红色。润州城内,必将鬼哭狼嚎;金山寺中,也会天翻地覆。最终,大军将飞渡乌龙岭,战舰将平吞白雁滩。究竟宋江的军马将如何征讨方腊,且听下回分解。
此一回内,京师留下四员将佐:
金大坚皇甫端萧让乐和
辞别归山一员将佐:
公孙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