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土行孙回到营中,邓九公问:“今日胜了何人?” 土行孙将擒拿杨戬的事情说了一遍。邓九公说:“但愿早日攻破西岐,凯旋回朝,不辜负将军立下的大功。” 土行孙心想:不如今夜进城,杀了武王,诛了姜尚,眼下就能大功告成,还能早日成就姻缘,那该多好。土行孙上帐说道:“元帅不必忧心,末将今夜就进入西岐,杀了武王和姜尚,取了二人首级回来,进朝报功。西岐没了首领,自然会瓦解。” 邓九公问:“你怎么进城?” 土行孙说:“昔日,我师父传授我地行之术,可行千里。要进城,有什么难的。” 邓九公十分高兴,摆酒为土将军贺功。当晚,土行孙准备进入西岐,行刺武王和姜子牙,暂且不表。
且说姜子牙在相府中,一直忧虑土行孙的事情。忽然,一阵怪风刮来,十分猛烈。这风到底有多厉害呢?有赞为证:淅淅萧萧,飘飘荡荡;淅淅萧萧飞落叶,飘飘荡荡卷浮云。松柏遭摧折,波涛尽搅浑;山鸟难栖,海鱼颠倒。东西铺阁,离披门窗脱落;前后屋舍,怎分牖户倾欹。真是无踪无迹惊人胆,助怪藏妖出洞门。姜子牙在银安殿上,见大风一阵刮来,“咔嚓” 一声巨响,宝纛竟被吹折成两段。
姜子牙见那宝纛被大风折断,心中大为震惊。他急忙命人摆上香案,在香炉内焚上香火,随后运用八卦之术,探寻吉凶祸福。姜子牙铺开金钱,开始占卜。不一会儿,他便知晓了其中的缘由,不禁大惊失色,猛地拍案而起,说道:“不好!” 接着,他立刻命令左右侍从,赶紧去请武王驾临相府。众门人见状,纷纷慌张地询问原因。姜子牙解释道:“杨戬所言极是,方才那阵风太过凶险。我通过占卜得知,土行孙今晚必定会进城行刺。大家速速行动,在府前的大门上悬挂三面镜子,大殿之上悬挂五面镜子。今晚,众将都不要散去,全部留在府内,严密防备。所有人都要将弓上好弦,刀拔出鞘,以防不测。”
没过多久,诸位将领纷纷披挂整齐,来到殿上。这时,门官前来禀报,说武王已经驾到。姜子牙赶忙率领众将,将武王迎接到殿内。行礼完毕后,武王问道:“相父请孤前来,有何要事相商?” 姜子牙回答道:“老臣今日训练众将六韬之术,因此想请大王前来赴宴。” 武王听后十分高兴,说道:“难得相父如此勤勉,孤感激不尽。只盼战乱早日平息,能与相父共享太平安康。” 姜子牙连忙吩咐左右侍从,准备筵席,陪伴武王夜宴。席间,众人只是谈论军国大事,姜子牙并未提及土行孙可能行刺一事。
且说邓九公饮酒至深夜,时间来到初更。土行孙向邓九公及众将告辞,准备潜入西岐城。邓九公与众将起身相送,只见土行孙将身子一扭,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邓九公见状,拍手大笑道:“天子洪福齐天,又有这等高人辅佐国家,何愁祸乱不能平定。”
且说土行孙进入西岐城后,四处寻找机会。他来到姜子牙的相府,只见众将一个个弓上弦、刀出鞘,神色警惕地侍立在两旁。土行孙在下面等了许久,却一直找不到下手的时机,只能耐心伺候着。且说杨戬走上殿来,在姜子牙耳边悄悄说了几句话,姜子牙点头应允。姜子牙先将武王安置在密室之中,派四位将领保驾,自己则坐在殿上,运用元神,保护自身安全,暂且按下不表。
且说土行孙在帐下等了很久,始终无法下手,心中渐渐焦躁起来。他暗自思量:也罢,我暂且先去宫里杀了武王,再来杀姜子牙也不迟。于是,土行孙离开相府,前往皇城。没走几步,忽然听到一阵悠扬的笙簧之音。他猛地抬头一看,发现自己已经来到了宫内。只见武王正与嫔妃们奏乐饮宴,土行孙见此情景,心中大喜,正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话说土行孙满心欢喜,悄悄地潜伏在下面等待时机。这时,只听武王说道:“暂且停止音乐,如今敌军兵临城下,军民离散,实在不宜如此享乐。撤去筵席,一同回宫安寝吧。” 两边的宫人随即侍奉武王回宫。武王命令众宫人各自散去,自己则与宫妃解衣安寝。不一会儿,便传来了武王的鼻息声,他已经酣然入睡。土行孙见时机已到,将身子钻了上去。此时,红灯尚未熄灭,整个房间通明如昼。土行孙提着灯笼,走上龙床,轻轻揭起帐幔,搭上金钩。只见武王双眼紧闭,正沉浸在梦乡之中。土行孙举起手中的刀,只一刀,便将武王的头割了下来,随手往床上一扔。他转头一看,发现宫妃们还闭着眼睛,睡得正香。
土行孙看着宫妃们如花般的面容,闻到阵阵异香,心中不禁有些动摇。他大喝一声:“你是何人?还在这里熟睡!” 那女子被惊醒,惊恐地问道:“你是何人,为何深夜到此?” 土行孙回答道:“我不是别人,正是成汤营中的先行官土行孙。武王已经被我杀死,你是想活,还是想死?” 宫妃说道:“我只是个弱女子,杀我也没有什么用处。恳请将军饶我一命,此恩此德,我将铭记于心。若将军不嫌弃我容貌丑陋,愿意收留我为婢妾,让我能在将军身边伺候,我定会感恩戴德,永不敢忘。” 土行孙本就心思有所动摇,听了这番话,心中大喜,说道:“也罢,若是你真心愿意,与我共度良宵,我便饶你一命。” 女子听后,脸上堆满了笑容,连连点头应诺。
土行孙顿时心花怒放,随即解衣上床,钻进了被窝。然而,就在他刚要有所动作时,那女子突然反身将他紧紧抱住。土行孙被勒得喘不过气来,连忙叫道:“美人,稍微松一点。” 那女子却大喝一声:“好你个匹夫!你以为我是谁?” 随即,她大声呼喊左右。一时间,三军呐喊,锣鼓齐鸣。土行孙定睛一看,这才发现眼前的女子竟然是杨戬所变。此时的土行孙赤身裸体,动弹不得,已经被杨戬牢牢擒住。这便是杨戬智擒土行孙的经过。杨戬夹着土行孙向外走去,始终不让他接触地面。因为他知道,一旦让土行孙接触地面,他就会施展地行之术逃脱。土行孙此时羞愧难当,只能闭着眼睛。
且说姜子牙正在银安殿上,忽然听到外面金鼓大作,杀声震天。他忙问左右:“哪里传来的杀声?” 只见门官匆匆跑进相府禀报:“启禀丞相,杨戬智擒了土行孙!” 姜子牙听后,十分高兴。杨戬夹着土行孙来到相府听令,姜子牙传令让他们进来。杨戬夹着赤身裸体的土行孙来到檐前。姜子牙一见,便问杨戬:“你成功擒获此人,这是怎么回事?” 杨戬夹着土行孙回答道:“此人擅长地行之术,若放开他,让他接触地面,他就会逃走。” 姜子牙传令:“将他拉出去斩了!” 杨戬领令,刚要出府,姜子牙便批下行刑令箭。杨戬在转换手拿刀时,土行孙趁机用力一挣。杨戬急忙去抓,却还是让土行孙沿着地面逃走了。杨戬一脸无奈,回来向姜子牙禀报:“弟子只因转换手拿刀,让他挣脱,沿着地面逃走了。” 姜子牙听后,沉默不语。此时,丞相府内吵吵嚷嚷了一夜,暂且不表。
且说土行孙侥幸逃脱后,回到内营,悄悄换好衣裳,来到营门听令。邓九公传令让他进来,土行孙来到帐前。邓九公问道:“将军昨夜前往西岐,功业如何?” 土行孙回答道:“姜子牙防守严密,我丝毫没有下手的机会,所以一直守到天明,只能空手而回。” 邓九公不知其中缘由,也就不再追问。
再说杨戬上殿来见姜子牙,说道:“弟子想去仙山洞府,打听土行孙的出身来历,顺便查问困仙绳的下落。” 姜子牙说道:“你此去,又要担心土行孙再次行刺,切不可耽误,此事至关重要。” 杨戬说道:“弟子明白。” 杨戬领了将令,离开西岐,前往夹龙山。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