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非凡小说网 > 历史穿越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十回 楚熊通僭号称王 郑祭足被胁立庶

第十回 楚熊通僭号称王 郑祭足被胁立庶(第2页/共2页)

随侯对季梁说:“我不听你的话,才落到这个地步!” 又问:“少师在哪里?” 有士兵看到他被杀,便奏知随侯,随侯叹息不已。季梁说:“他是误国之人,您何必为他惋惜呢?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赶紧求和。” 随侯说:“我现在把国家大事都交给你处理。” 季梁于是进入楚营求和。熊通大怒道:“你们国君背叛盟约,拒绝参加会盟,还出兵对抗。现在战败了才来求和,不是真心的。” 季梁面不改色,从容地说:“以前奸臣少师,依仗您的宠信贪图功劳,强迫我们国君出兵,这实在不是我们国君的本意。现在少师已经死了,我们国君知道自己的罪过,派我来向您磕头请罪。您如果赦免我们,我们愿意率领汉东的诸侯,每天来朝拜,永远做楚国的属国。请您裁决!” 斗伯比说:“天意不想让随国灭亡,所以除掉了他们的阿谀奉承之臣。随国还不能灭掉。不如答应求和,让他们率领汉东的诸侯,向周朝赞颂楚国的功绩,趁机请求周王赐予楚国名号,用来镇服蛮夷,这对楚国有利。” 熊通说:“好。” 于是派薳章私下对季梁说:“我们国君拥有江汉之地,想借用名号来镇服蛮夷。如果能得到贵国的帮助,率领群蛮向周室请求,有幸得到批准,那是我们国君的荣耀,实际上也是贵国的恩赐。我们国君收兵等待消息。” 季梁回去告诉随侯,随侯不敢不听从。于是,随侯以汉东诸侯的名义,赞颂楚国的功绩,请求王室赐予楚国王号,来弹压蛮夷。周桓王不答应。

熊通听说后,愤怒地说:“我的先人熊鬻,有辅佐周文王和周武王的功劳,却只被封了一个小小的国家,远在荆山。现在我们土地开辟,人口众多,蛮夷没有不臣服的,可是周王却不提升我们的爵位,这是没有赏赐!郑国人射中周王的肩膀,周王却不能讨伐,这是没有惩罚!没有赏罚,怎么能做天下共主!况且王号,是我的先君熊渠自己称过的。我也要恢复旧号,何必依靠周朝!” 于是,熊通在中军自立为楚武王,与随国人结盟后离开。汉东各国,纷纷派使者前来祝贺。周桓王虽然对楚国愤怒,却也无可奈何。从此,周王室越来越衰弱,而楚国的野心越来越大。熊通死后,传位给儿子熊赀,迁都到郢。楚国役使管辖群蛮,逐渐有了侵犯中原的势头。后来如果不是有召陵之盟和城濮之战,楚国的势力将无法遏制。

话说回来,郑庄公自从战胜周王的军队,对公子元的功劳十分赞赏,大规模修筑栎邑,让他驻守,栎邑的地位如同附庸国一般。各位大夫也都得到了封赏,只有祝聃的功劳没有被记录。祝聃向庄公诉说。庄公说:“射中周王却记录他的功劳,别人会非议我。” 祝聃心中怨恨,背上生疽而死。庄公私下给予他家财物,命令厚葬他。

周桓王十九年夏天,郑庄公有病在身,把祭足召到床前,对他说:“我有十一个儿子。除了世子忽,子突、子亹、子仪,都有富贵之相。子突的才智和福气,似乎又在这三人之上。但这三个人都没有善终的面相。我想把君位传给子突,你觉得怎么样?” 祭足说:“邓曼是您的元妃。子忽是嫡长子,长期处于储君之位,而且屡建大功,国人信服。废除嫡长子,立庶子为君,我不敢听从您的命令!” 庄公说:“子突的志向不会安于下位,如果立子忽为君,只能把子突送到他的母家。” 祭足说:“没有比父亲更了解儿子的,就按您的命令办吧。” 庄公叹息道:“郑国从此要多事了!” 于是,让公子突到宋国居住。五月,郑庄公去世。世子忽即位,这就是郑昭公。郑昭公派各位大夫分别出使各国,祭足出使宋国,顺便观察子突的动静。

公子突的母亲,是宋国雍氏的女儿,名叫雍姞。雍氏家族有很多人在宋国为官,宋庄公对他们十分宠信。公子突被郑庄公送到宋国后,思念母亲雍姞,便和雍氏家族商议返回郑国、夺取君位的计策。雍氏将此事告知宋公,宋公答应为他们谋划。恰巧祭足到宋国进行访问,宋公高兴地说:“公子突能否回国,就全看祭仲(祭足)了。” 于是,宋公让南宫长万在朝堂埋伏好甲士,等待祭足上朝。祭足献上礼物,完成访问仪式后,甲士们突然冲出来,将祭足拘捕。祭足大声呼喊:“我作为外国使臣,犯了什么罪?” 宋公说:“先到军府再说。” 当天,祭足就被囚禁在军府,四周有甲士严密把守,水泄不通。祭足心中充满疑虑和恐惧,坐立不安。

到了晚上,太宰华督带着酒亲自来到军府,为祭足压惊。祭足疑惑地问:“我们国君派我来贵国修好,没有任何冒犯之处,不知道为何触怒了贵国?是我们国君的礼物有所欠缺,还是我这个使臣不称职呢?” 华督回答:“都不是。公子突是雍氏的外甥,这谁都知道。如今公子突流亡在宋国,我们国君很同情他!况且子忽为人柔弱怯懦,难以胜任国君之位。您如果能帮我们完成废立之事,我们国君愿意和您世代结为姻亲。希望您能好好考虑一下!” 祭足坚决地说:“我们国君的即位,是先君的命令。作为臣子却废掉国君,诸侯们肯定会来讨伐我的罪行。” 华督劝说道:“雍姞深受郑先君宠爱,母宠子贵,让子突即位不也合理吗?再说,弑君篡位的事,哪个国家没有呢?只要有实力,谁又能加罪于我们呢!” 接着,华督凑近祭足耳边轻声说:“我们国君的即位,也是先被废掉,后来才又兴起的。您一定要办成此事,我们国君会保证您不会有任何灾祸。” 祭足皱着眉头,没有回应。华督见状,又威胁道:“您如果坚决不从,我们国君将任命南宫长万为将领,出动六百辆兵车,护送公子突回郑国。出兵那天,就把您斩首在军中示众,我看您的性命恐怕就到今天为止了!” 祭足听后,大为恐惧,只好答应下来。华督又让他立下誓言。祭足无奈发誓说:“如果我不拥立公子突,愿遭神明诛杀!” 史官写诗讥讽祭足道:“丈夫宠辱不能惊,国相如何受胁陵!若是忠臣拚一死,宋人未必敢相轻。”

华督连夜回去向宋公报告,说:“祭足已经答应听命了。”

第二天,宋公派人把公子突召到密室,对他说:“我和雍氏说好了,答应送你回国。如今郑国传来消息,说新君即位,还秘密写信给我,说:‘一定要杀了公子突,愿意割让三座城池作为酬谢。’我不忍心这么做,所以私下告诉你。” 公子突连忙下拜说:“我突很不幸,流亡在贵国。我的生死,全掌握在您手中。如果能凭借您的威望,让我重新回到郑国,得以祭祀祖先宗庙,一切都听您的吩咐,何止三座城池!” 宋公说:“我把祭仲囚禁在军府,正是为了公子您。这件大事非祭仲不可,我打算和他结盟。” 于是,宋公把祭足也召来,让他和公子突见面,还把雍氏家族的人也叫来,将废掉子忽、拥立公子突的事情说明白。三个人歃血为盟,宋公亲自担任盟誓的主持人,太宰华督负责监盟。宋公让公子突立下誓约,除了割让三座城池,还要献上白璧百双、黄金万镒,每年输送三万钟粮食,作为酬谢的礼物。祭足也在誓约上签字作为凭证。公子突急于得到君位,一一答应下来。宋公又要求公子突把国家政事都交给祭足处理,公子突也答应了。宋公还听说祭足有个女儿,便让她许配给雍氏的儿子雍纠,让雍纠跟着祭足回郑国成亲,并授予他大夫的职位。祭足不敢不依从。

公子突和雍纠都换上便服,装作商人,驾车跟随祭足,在九月初一到达郑国,藏在祭足家中。祭足假装生病,不能上朝。各位大夫都到祭足府上问候。祭足在壁衣中埋伏了一百名敢死之士,邀请各位大夫到内室相见。大夫们看到祭足面色红润,衣冠整齐,十分惊讶,问道:“相国身体无恙,为何不上朝呢?” 祭足说:“我不是身体有病,而是郑国生病了。先君宠爱子突,曾嘱托宋公。如今宋国将派南宫长万为将领,率领六百辆兵车,辅佐子突取代郑国国君。郑国还不安宁,如何抵挡得住呢?” 大夫们面面相觑,不敢作答。祭足接着说:“如今要解除宋国的兵患,只有进行废立之事才能避免。公子突现在就在这里,各位是否愿意拥立他,希望能给个明确答复!” 高渠弥因为世子忽曾劝谏阻止他担任上卿之位,一直对子忽心怀不满,此时挺身而出,手按剑柄说道:“相国这话,是国家的福气。我们愿意见到新君!” 众人听了高渠弥的话,怀疑他和祭足早已约定好,又看到壁衣里好像有人,心中都感到恐惧,便齐声表示同意。

祭足于是把公子突叫出来,让他坐在上位。祭足和高渠弥率先下拜。其他大夫无可奈何,也只得一同拜倒在地。祭足事先写好了联名表章,派人呈给郑昭公,表章上说:“宋人派重兵护送公子突回国,我们无法再侍奉您了。” 祭足还另外写了一封密信,信中说:“您的即位,实际上并非先君的本意,而是我主张的。如今宋国囚禁了我,逼迫我答应拥立公子突,还让我立下盟誓。我担心自己死了对您也没有好处,只好口头答应了。现在宋兵即将到达城郊,群臣畏惧宋国的强大,共同谋划迎接公子突。主公您不如暂时权宜之计,避让君位,容我找机会再接您回来复位。” 信的末尾还写了一个誓言:“如果违背这句话,就让我如同这太阳一般(不得好下场)!” 郑昭公接到表文和密信后,自知孤立无援,便和妫妃哭泣着告别,逃亡到卫国去了。

九月己亥日,祭足拥戴公子突即位,这就是郑厉公。大小政事,都由祭足决定。祭足把女儿嫁给雍纠,雍纠便被称为雍姬。祭足向厉公进言,任命雍纠为大夫。雍氏原本就是厉公的外戚,厉公在宋国时,就和雍氏家族往来密切,所以厉公对雍纠的宠信,仅次于祭足。厉公即位后,国内百姓都已安心顺服。只有公子亹和公子仪二人,心中愤愤不平。他们又担心厉公会加害自己,就在这个月,公子亹逃到蔡国,公子仪逃到陈国。宋公听说公子突已经确定君位,便派人送信来祝贺。却因为这一次的使者往来,引发了两国之间的战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您阅读的小说来自:非凡小说网,网址:www.xiaoshuoff.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