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非凡小说网 > 历史穿越 > 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统一六国 > 第122章 建学堂

第122章 建学堂(第1页/共2页)

他们的思维方式,也早已被旧有的官场文化所固化。

对于林羽带来的这些“新奇玩意儿”——无论是三三制、票号,还是科学的农耕方法,他们本能地抱有排斥和怀疑。

更糟糕的是,尽管林羽通过雷霆手段清洗了一批贪官污吏。

但雍凉官场的主体,依然被那些出身世家大族的子弟所占据。

他们依靠门第荫庇和人脉关系,轻易就能获得官职。

他们更看重家族的利益和个人的前程,热衷于拉帮结派,空谈阔论,对于真正需要脚踏实地去解决的民生疾苦和实际问题,往往漠不关心,甚至认为是“俗务”。

而那些真正有才华、有抱负的寒门子弟,却因为缺乏门路和背景,上升的通道被堵死,一身才学无处施展。

这天,林羽将苏文、齐路、张兴,以及讲武堂的教习苏仪等人召集到一起,专门讨论这个问题。

“诸位,雍凉如今看似局面大好,实则隐患重重。”

林羽开门见山,神色凝重。

“最大的隐患,不在外部,而在内部。”

“就在于我们缺乏足够多的,能够理解并执行新政的人才!”

他将近期收集到的,关于新政在基层执行不力的种种案例,一一列举出来。

听得众人眉头紧锁,神色也变得严肃起来。

“侯爷所言极是。”苏文叹了口气,“属下在推行票号和税改时,也深感力不从心。”

“许多下属官员,要么是不理解,要么是能力不足,往往一件简单的事情,也要反复交代数遍,还未必能做好。”

齐路也沉声道:“军队整编也是如此,若非有讲武堂的学员补充进来,光靠那些老将,恐怕许多新战术根本无法有效落实。”

“根子,还是在选拔和教育上。”苏仪抚着胡须,一针见血地指出。

“如今的科举,考的无非是经义策论,选拔出来的,多是些只会引经据典的腐儒,于国计民生并无多少实际用处。”

“而真正懂得算学、律法、工程、农桑等实用之学的专才,却被视为‘奇技淫巧’,难登大雅之堂,更无缘官场。”

“长此以往,官场上充斥着空谈之辈,而实干之人却被埋没,国事焉能不坏?”

苏仪的话,引起了林羽的深思。

他知道,苏仪说的是对的。

旧有的教育体系和选拔模式,已经完全无法适应雍凉发展的需要。

想要让他的改革蓝图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就必须打破这一切!

他需要建立一个全新的教育体系。

一个不再以虚无缥缈的经义为核心,而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教育体系。

他需要培养一批,既忠诚于自己,又掌握着算术、律法、管理、工程、卫生等实用知识的新型官员。

这些人,将成为他推行新政的骨干力量,成为支撑雍凉未来的栋梁。

讲武堂,解决了军事人才的问题。

那么,政务人才呢?

“我决定,在雍州,再建一所学堂。”

林羽的声音不高,却如同惊雷,在议事厅内炸响。

“这所学堂,不叫讲武堂,就叫‘平西学堂’。”

您阅读的小说来自:非凡小说网,网址:www.xiaoshuoff.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