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非凡小说网 > 历史穿越 > 方剂杂论 > 第39章 犀角地黄汤

第39章 犀角地黄汤(第2页/共2页)

芍娘正在给康复的孩童系上五色丝,闻言补充道:\"丝线里编入了当归、川芎药气,能助气血平和。\"她腕间新换的翡翠镯子,正随着脉搏跳动泛着柔光。

丹郎斜倚在修复的槐树上,把玩着新结的青铜钱:\"卦象转未济卦,提示余热未清。\"他突然将铜钱射向城北角楼,\"三日后子时,记得用竹叶芯露送服最后剂药汤。\"

未时二刻,丹郎斜倚在重生的槐树枝头,指尖悬着三根蛛丝般的金线。线端系在康复老者的寸关尺三部,随呼吸微微震颤。\"昨日细数如雀啄米,今日从容若春溪流。\"他忽然收线轻笑,蛛丝在空中凝成土形脉纹,\"脉得胃气,生机已复。\"

芍娘正为妇人重绾发髻,银簪顺势划过舌面:\"您且看这镜中——前日绛舌如染朱砂,此刻已透出淡红本色。\"铜镜里映出的舌体润泽如玉,薄白苔似初雪覆新芽,\"阴津既复,虚火自平。\"

暮色初临,四药灵聚于城楼角亭。犀角将军卸去玄甲,周身仍萦绕淡淡霜气:\"此番恶战,诸君可知险在何处?\"

生地娘子斟出四杯地丁花露:\"若先养阴恐助热势,纯用寒凉又易冰伏瘀血。\"她指尖在石桌画出阴阳鱼图案,\"故将军破血毒为急,妾身补阴液为缓,刚柔相济方成大道。\"

芍娘腕间翡翠镯映着烛火:\"肝为血海,热毒最易耗伤肝阴。\"她将银针排成北斗之形,\"故散瘀后需以归、芎调畅肝气,正如春风化雨润沃土。\"

丹郎突然将铜钱拍在阴阳鱼眼位:\"好比这未济卦,看似未成实则生机暗藏。\"他翻转铜钱露出正面,\"余热当如星火,竹叶芯露轻清透散即可,若用重剂反伤正气。\"

晨光熹微时,生地娘子在城门悬起绢布药谕:

一忌辛辣炙煿——画中椒姜跃出纸面,触及虚火未清者衣襟,立时化作黑烟消散。

二适甘淡糜粥——水墨粳米在画中舒展,莲子滚落时绽开十二朵青气,正合十二经水谷精微输布之象。

三循子午作息——阴阳太极图徐徐转动,午时心经当令绘作朱鸟栖枝,子时胆经值宿化为玄龟入水。

芍娘正在教童子揉按太冲穴:\"若觉目涩胁胀,便如此穴道导引。\"她发间银针随话音没入地面,城周忽现二十四处泉眼,\"此泉含芍药甘草之气,沐足可柔筋养脉。\"

七日后霜降,血分城墙裂纹处生出丹皮藤蔓,赤褐表皮隐现冰裂纹理。犀角将军佩剑立于城头,寒甲已敛去七分锋芒。

\"将军请看。\"生地娘子捧出新酿花露,水中倒影竟显五脏气象,\"心火降而肾水升,此番劫难反令阴阳交感之道更畅。\"

东方忽有清风徐来,裹挟初生竹叶清香。丹郎抛接的铜钱定格在泰卦,卦象上方悬着最后三滴竹芯晨露,正映出天地交而万物通的至理。

————————

犀角地黄汤《外台秘要》

【组成】芍药三分 地黄半斤 丹皮一两 犀角屑一两(水牛角代,)

【用法】上四味切,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二三服(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水牛角镑片先煎,余药后下)。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主治】热入血分证。身热谵语,斑色紫黑,或吐血、衄血、便血、尿血,舌深绛起刺,脉数;或喜忘如狂,或漱水不欲咽,或大便色黑易解。

【证治机理】证为热入血分,血分热毒炽盛所致。心主血而司神明,热入血分,热扰心神,则身热谵语;热盛迫血妄行,溢出脉外,可见吐血、衄血、便血、尿血;血溢于肌肤,可见斑色紫黑;热与血结或离经之血蓄结而致蓄血,瘀热内扰,则喜忘如狂;邪居阴分,热蒸阴津上承,则口虽干而漱水不欲咽;血性濡润,血为热迫,渗于肠间,则大便色黑易解;血分热盛,则舌质红绛、脉数。此证不清其热则血不宁,不散其血则瘀不去,不滋其阴则正难复,正如叶天士所言“入血犹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故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方解】犀角(水牛角代)苦咸性寒,直入血分,凉血清心而解热毒,为君药。臣以甘寒之生地黄,凉血滋阴,既助君药清热凉血,又能滋阴生津以复已失之阴血。佐以赤芍、牡丹皮既助君臣药清热凉血,又可活血散瘀以化斑消瘀,兼可防凉血留瘀。本方为治疗温热病热入血分证之基础方。

【配伍特点】咸甘苦寒合法,直入血分,清中有养无耗血之弊,凉血散血无留瘀之患。

【方歌】犀角地黄芍药丹,血升胃热火邪干,斑黄阳毒皆堪治,或益柴芩总伐肝。

您阅读的小说来自:非凡小说网,网址:www.xiaoshuoff.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