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非凡小说网 > 历史穿越 > 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 > 第178章 海船远航,东探扶余

第178章 海船远航,东探扶余(第2页/共2页)

沈舟取出货物清单:“我主赵大人愿与大王通商 —— 用铁器、布匹换贵国的皮毛、人参、海东青。若大王愿意,我们还可派工匠传授冶铁、织布之术。”

带素的眼睛亮了。扶余国缺铁,农具和武器多为骨器或石器,若能得到铁器,国力必将大增。但他看到沈舟随从腰间的突火铳,又有些忌惮:“贵国的武器如此精良,若有朝一日兵临城下,我扶余如何抵挡?”

沈舟笑了,当场让人演示突火铳的威力 —— 一枪击穿了三寸厚的木板。“大王请看,这武器虽强,却需要铁和硫磺才能制造。我们若想征服扶余,何必带着货物而来?” 他话锋一转,“合作则互利,为敌则两伤,大王是聪明人,想必明白其中利害。”

带素沉思良久,最终答应通商,还派出王子作为使者,随船队回访幽辽。他赠送的礼物中,有一张绘制在羊皮上的《东北亚分布图》,上面标注着扶余以东的 “肃慎”“沃沮” 等部落,甚至还有跨海可达的 “倭国”(日本)。

船队在扶余停留半月,留下五名工匠传授基础技艺,带着一船皮毛、人参和海东青返航。归途比来时顺利,沈舟特意绕行朝鲜半岛,与当地的 “辰韩” 部落建立了联系,得知从这里向南,可抵达 “三韩”(朝鲜半岛南部)和 “倭国”。

五个月后,船队回到望海港。当沧澜号驶入港湾时,岸上爆发出欢呼声 —— 所有人都以为他们早已葬身鱼腹。沈舟带回的不仅是货物和情报,更有一份详细的《东北亚航海图》,上面标注了三十多个岛屿、十处可停靠的港口和五条安全航线。

赵宸在蓟城召见了沈舟和扶余王子。看着海图上新增的航线,他欣慰道:“海疆与陆疆同样重要。有了这些航线,我们的铁器能卖到扶余,他们的皮毛能运到蓟城,这才是真正的‘万里同风’。”

他下令在望海港设立 “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由沈舟担任提举,负责组织下一次远航:“目标倭国和三韩,带上我们的织布机和算学书籍,告诉他们,幽辽不仅有火器,更有让百姓富足的技艺。”

扶余王子在蓟城参观了学宫、工坊和医署,看到孩子们在学堂读书、工匠们在工坊铸造火炮、医官们为百姓诊病,回去后对带素描述:“幽辽之盛,如日月当空。其王赵宸,非寻常诸侯可比。”

望海港的船坞里,新的沧澜级海船正在建造。工匠们根据沈舟带回的经验,给船体加装了更坚固的防撞护舷,炮位也增加到十二门。渔民们则围着归来的水手,听他们讲述扶余国的奇闻、黑风口的风暴、海岛上的珍禽。

海船远航的意义,远不止于贸易。它让幽辽的影响力突破了陆地的限制,沿着海岸线向东北亚延伸;它用实证打破了 “天圆地方” 的旧观念,让格物院的 “地圆说” 有了更坚实的依据;它更在无形之中,为幽辽增添了一个新的身份 —— 东北亚海域的秩序制定者。

沈舟站在船坞边,看着新船的龙骨渐渐成型,心中充满了期待。他知道,下一次远航的目的地,将是更遥远的未知世界。而赵宸的目光,早已越过茫茫大海,望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 那里,有比草原更丰富的资源,有比鲜卑更复杂的文明,也有比陆地更宏大的机遇。

东北亚的海上丝绸之路,正从望海港的港湾里,缓缓启航。

您阅读的小说来自:非凡小说网,网址:www.xiaoshuoff.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