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沙区,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西南部,区域总面积188平方千米 ,是齐齐哈尔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东界龙南街、龙北街与铁锋区相接,南界铁路专用线与昂昂溪区为邻,西界嫩江二道江与梅里斯区相对,北界龙沙路、全福路、劳动路与建华区毗邻。区政府驻卜奎南大街432号,截至2022年,龙沙区人口总户数12.71万户,户籍总人口27.38万人,下辖7个街道、38个城市社区、7个行政村,并没有下辖乡镇。下面来深入了解这片充满故事的土地。
一、历史沿革:岁月沉淀的记忆
龙沙区历史源远流长,“龙沙”一词,最早可追溯到《后汉书·班超传》 “坦步葱雪,咫尺龙沙”,最初是指西北白龙堆沙漠,后泛用为塞外通称。清代初期,龙沙区由盛京内务府和宁古塔将军所辖。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起,改属黑龙江将军管辖。1691年(康熙三十年),清朝在齐齐哈尔城设齐齐哈尔城守尉,龙沙区境内归属其管辖。1699年(康熙三十八年),黑龙江将军衙门移驻齐齐哈尔城,龙沙区隶属齐齐哈尔管辖。
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黑龙江将军将屯兵仓库之地,堆土为台,掘池其下,辟为公园,始称“仓西公园”,这便是如今龙沙公园的前身,1916年改称“龙沙公园”。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黑龙江省城巡警局成立,龙沙区境域隶属其管辖。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黑龙江省城巡警局划分省城警察辖区,南区、西区和当时开辟的商埠区均属今龙沙区境域,这是龙沙区建置之始。
民国时期,黑龙江省城管理机关名称多变,龙沙区境域也多次调整,先后隶属于黑龙江省会警察厅、黑龙江省城市政公所等。伪满时期,先后隶属于伪齐齐哈尔市政局、伪齐齐哈尔市公署。解放初期,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于1946年5月将全市原伪满时期的11个区划为6个区,今龙沙城区包括二区、三区和六区部分地方。1949年新中国成立,市人民政府重新划分行政区,当时的二区、三区和四区部分地方为今龙沙区辖境。1954年12月,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以原四区、二区、三区和五区的部分区域设立永定区,即今龙沙区。1958年1月,撤销永定区,同年12月,全市实现“人民公社化”,龙沙、新华人民公社是今龙沙区的雏形。1961年8月,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将龙沙、新华人民公社合并为龙沙区。文化大革命期间,龙沙区人民委员会改称革命委员会。1972年,将郊区所属的大民公社,划归龙沙区管辖,此后,龙沙区境域基本稳定。1980年,龙沙区革命委员会改称龙沙区人民政府,延续至今。
二、历史人物:闪耀的精神灯塔
在龙沙区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寿山将军便是其中之一,寿山姓袁,字眉峰,汉军正白旗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任黑龙江将军,驻军齐齐哈尔。面对沙俄入侵,他坚决抵抗,虽最终因寡不敌众,但他誓与城共存亡的爱国精神,激励着无数后人。为纪念他,在龙沙公园内修建了寿公祠 ,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这里成为人们缅怀英雄、传承爱国精神的重要场所。
还有革命艺术家韩乐然,1898年出生于吉林延吉一个朝鲜族农民家庭,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28年底受党委派到齐齐哈尔开展革命工作,1929年担任齐齐哈尔市政局工程科科员,兼龙沙公园监理,是最早担任龙沙公园主管的中共党员。他以公开职业为掩护开展革命活动,发挥专业特长,设计建造了西洋风格的格言亭,成为龙沙公园中的独特景观。后来韩乐然赴欧洲学习艺术,1931年考入巴黎卢浮尔艺术学院,遍历欧洲,博采众长,成为中外闻名的艺术家,被誉为“中国的毕加索”。1937年10月,韩乐然回国参加抗日救亡,1947年韩乐然赴新疆考察,因飞机失事遇难。新中国成立后,他被追任为革命烈士 ,他的精神和作品永远留在了龙沙区人民的心中。
三、必游景点:自然与人文的盛宴
(一)龙沙公园
龙沙公园始建于1904年,是黑龙江省建立最早的公园,也是东北最大的集动物园、植物园、娱乐场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占地面积64公顷,其中水域面积20公顷。它承载着百年历史,园内景观丰富多样。
- 自然景观:劳动湖波光粼粼,与蓝天、白云相互映衬,湖中有游船穿梭,周边绿树成荫,花草繁茂。沿湖漫步,清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岛与岛之间由翠虹、九曲、前进、映波、莲峰五座桥相连,形成独特的景观布局。2024年新建的碧野桥贯通六岛,构建起“八桥连六岛”的游览环线,让游客能更好地领略公园的美景。园内绿化覆盖率超82%,拥有国家级百年古榆55株,春日百花争艳,夏日荷香满堂,秋日层林尽染,冬日银装素裹,四季皆有不同的韵味。
- 人文古迹:望江楼原名未雨亭,位于劳动湖东岸,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原为草亭,民国19年(1930年)翻建为砖木结构,解放后改建为水泥结构。该楼为四角飞檐歇山式亭楼,高25米,造型挺秀俊逸,登楼可俯瞰公园美景和劳动湖风光。藏书楼也叫万卷阁,建于1930年(民国19年),当时叫“黑龙江省立图书馆”,坐北朝南,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建筑面积870平方米,其外观仿照北京故宫的“延春阁”,古色古香、器宇轩昂,现由齐齐哈尔市图书馆使用,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楼内收藏了经、史、子、集7000余种,12万余册,其中不乏唐、宋、明时期的孤本。关帝庙俗称武庙,又叫老爷庙 ,是清代黑龙江省将军的五庙之一,原建于前清乾隆4年(1739年) 。旧时,关帝庙坐北朝南,为四进殿宇,山门两侧墙上,有梅花鹿、松鹤、花卉等大型浮雕彩画,长280多米的青砖墙,镶嵌30多个各具特色的漏窗,使整座古建筑浑然一体。象亭在公园东北角,是一座五角小亭,是建园时原址原貌保留至今的唯一古亭 ,也是公园百年沧桑的历史见证,铁盖五角单檐,有五个瓶型亭柱,亭角檐板雕有象头,又称象鼻亭,为砖木结构,亭柱由青砖砌筑。
- 动物观赏区:汇集了丹顶鹤、东北虎等百余种珍禽异兽,让游客能近距离观赏到各种动物的风采。
- 游艺娱乐区:配备升降飞机、电动飞船等设施,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都能在这里找到乐趣,是市民休闲与亲子游玩的热门区域。冬季,公园还会举办龙沙冰景游览会,冰雕作品精美绝伦,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二)嫩江公园
嫩江公园始建于1993年,1996年正式开园,东起迎宾桥,西至葫芦头江堤,南俯市通江路,北陵湖西路,是以游览、娱乐、经营服务为主的文化娱乐场所,是齐齐哈尔市较大的一座开放性公园,全园占地面积32.88公顷,现有树木三十余种,近万株,主要分四大景区。临江景区是全园的中心,占地面积5.9公顷,以25米高的抗洪胜利纪念塔为主景,并以塔为主轴,在南北两块绿地中有十二生肖雕塑做配景 ,彰显着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特色。水上游乐区以湖面为主,为游人提供湖上垂钓、游船等娱乐活动,让游客能在水中尽情享受休闲时光。商富区从步行桥至三孔桥之间,为游人提供餐饮服务,满足游客的饮食需求。垂钓区为广大的钓鱼爱好者提供了专业的垂钓场所,让他们能在此一展身手。
(三)鹤城公园
鹤城公园是全市大型主题乐园,4A级旅游景区,园内以现代游乐设备为主,集参与性、观赏性、娱乐性、趣味性于一体,配置国内最先进、最高端游乐设备30余项,超大型设备6台。在升级改造中,园区追加投资建设了3000平方米室内儿童游乐及配套酒店项目,室内娱乐项目共有十余种,保证了景区全年四季的高效运营 。无论是刺激的过山车,还是浪漫的旋转木马,都能让游客在这里度过欢乐的时光,是亲子游玩、朋友聚会的好去处。
四、民俗风情:独特的文化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