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万载的寻觅与等待,那份求而不得的焦灼,如同无声的心魔,悄然侵蚀着徐正阳近乎永恒的道心。
他深知,若不能化解此念,莫说第九炼,便是现有境界亦有跌落之危。
大道唯艰,有时前进不得,或许需退后一步,方能海阔天空。
一番深思后,徐正阳做出了一个极其大胆的决定。他以无上神通,将自身磅礴如星海的修为、强横无匹的混沌界膜、乃至与内景世界的紧密联系,尽数封印。
只留下一缕最本源的混沌真灵不灭,护住一点真性。
此刻的他,气息、体质、乃至寿元,都与一个未曾修炼的凡人无异。
他悄然离开太微境,选择了一颗位于星海边缘、灵气稀薄、修真文明尚处萌芽阶段的普通星球,融入其中。
此星名为“尘缘星”,与当年他讲道之星同名,似有因果。
他化身为一介书生,取名“徐尘”,生于一个清贫的耕读之家。
无移山倒海之力,无飞天遁地之能,需为柴米油盐奔波,会染风寒疾痛,亦会感饥饿疲惫。
起初,这种孱弱与局限让他极不适应。数十万年呼风唤雨、执掌生死,如今却要为一斗米折腰,为一场雨忧心。
但渐渐地,他放下了所有身为大能者的架子与记忆,真正以“徐尘”的身份活着。
他寒窗苦读,体会求知的艰辛与乐趣;他结交三五好友,感受友情的真挚与脆弱;他娶了一位温婉的普通女子为妻,品尝家庭的温馨与责任;他养育子女,经历为人父母的付出与牵挂;他也遭遇过欺压、背叛、生离死别……
几十万年的修行积淀,那些关于生死、轮回、法则的浩瀚感悟,并未消失,而是如同被埋入厚土的古酿,在这平凡琐碎、充满烟火气的生活中,慢慢地沉淀、发酵。
他以凡人之眼,重新观察日出日落,感受生命的蓬勃与凋零;以凡人之耳,聆听婴啼与丧钟,体悟轮回的序曲与终章;以凡人之心,去爱、去恨、去失去、去怀念,真切地触摸着“生命”本身的重量。
他不再是高高在上、漠视众生疾苦的“逆仙之主”,而是成了这红尘俗世中的一滴水,一颗尘,真切地感受着生命的脆弱、短暂,以及其中蕴含的坚韧与美好。
时光荏苒,“徐尘”渐渐老去。儿女成家立业,妻子先他一步病逝。
他成了孤身一人,守着老屋,看着孙辈绕膝,又看着他们如同羽翼渐丰的雏鸟,飞向更广阔的天地。
他体会到了深刻的孤独,却也感受到了血脉延续的慰藉。
某一日,春光明媚,他已是一位须发皆白、步履蹒跚的老人。
他坐在院中的老槐树下,看着邻家一个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稚童嬉戏。
那孩童天真烂漫的笑容,充满了对世界的无限好奇与生机。
看着看着,徐正阳(徐尘)的目光变得悠远。
他想起了自己这“一生”的点点滴滴,想起了妻子的温存,儿女的成长,也想起了那些逝去的亲朋。
没有运用任何法力神通,只是纯粹以一颗历经沧桑的凡人之心去感受。
恰在此时,街角传来悲恸的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