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帝闻言点了点头说道;嗯!朕知道了。冯统领先下去休息吧!
冯运闻言还想要问些什么,不过见皇帝的样子,也没有再说什么。只是躬身行礼后,转身下去了。
待信使走后,乾帝这才收回目光,看向下方众大臣一脸无奈的问道;各位爱卿都说说吧!如今西州和烟州两地岌岌可危,而京都内又有宵小作乱。我大乾已经到了危机时刻,还望诸位能够急思已见广献良策。
众大臣闻言全都沉思不语,过了好一会儿,还是左相蔡文兴出列恭声说道;陛下臣以为现在还是外敌要紧。如今西州已经有半数土地,落入蛮夷之手。烟州也是岌岌可危。所以臣建议朝廷应,先派兵支援西烟两州。
听到左相蔡文兴的话,一旁的福王赵检上前躬身行礼道;陛下臣弟以为左相所言不妥,如今就只剩下五万御林军,和刚刚从南方三州调来的十万城卫军了。如果再调去西烟两州的话,那京城的防御就太弱了。而且京都之内还有宵小作乱,所以臣弟以为此事不妥。
这时右相王青也上前躬身行礼道;陛下,臣以为左相说的对。西州和烟州乃我大乾重要之地,若是全部落入蛮夷之手,后患无穷。当务之急,需尽快支援,稳定边疆局势。至于京都,可加强城内巡查,整顿治安,五万御林军足以应对宵小。”
福王闻言眉头紧皱,沉声道:可南方三州城卫军刚到,尚未熟悉京都情况,若此时调走,京都防御空虚,万一有变故,当如何是好?”
朝堂之上,大臣们分成两派,争论不休。乾帝坐在龙椅上,静静聆听,神色凝重。这时,一直沉默的兵部司马孙子平出列,躬身行礼道:“陛下,臣有一计。可先派五万城卫军秘密支援西州,同时在京都周边布下疑兵,让宵小不敢轻举妄动。再从御林中抽调精锐,加强城内巡逻。如此,既能支援西州,又能保京都安全。”
乾帝眼睛一亮,思索片刻后,拍板道:“就依陈将军之计。你即刻安排此事,不得有误!”众大臣闻言摇了摇头不敢再说什么。朝堂之上紧张的气氛稍有缓和。
乾帝见此继续问道;西州之事就这么定了,可是烟州之事怎么解决呢?如今勃辽国,派出将近五十万大军进攻烟州。而且平阴关已经被他们占领,如果再不派去兵支援的话,恐怕平阴县城也将不保。到时候勃辽大军,就会两路夹击东平关。若真是如此,恐怕东平关也会失守。那样的话烟州将再无抵抗之力,勃辽国大军就会长驱直入,烟州也将会落入敌军之手。所以朕以为,朝廷也应派兵支援烟州。不知众爱卿以为如何?
闻言众大臣又开始思索起来。一刻钟后,寿王赵括上前躬身行礼道;陛下所言极是,臣弟以为应该派大军前往烟州支援。然而这时,福王赵检再次站出,躬身说道:“陛下,寿王所言虽然有理,但如今京都兵力本就不多,西州已调走五万城卫军,若再派大军支援烟州,京都的防御必将空虚京都恐有大患。而且勃辽国,有四十多万的大军势力颇大,此时贸然增援,也是难以扭转局势,还有可能损兵折将。所以臣弟以为此时不宜派兵支援烟州。闻言右相王青却反驳道:“福王此言差矣,烟州若失,我大乾门户洞开,后患无穷。当以大局为重,不能因京都防御而置烟州于不顾。可从南方各州再征调部分兵力,补充京都防御。或者再招募新兵。就这样朝堂之上,争论再度激烈起来。乾帝听着双方争论,眉头越皱越紧。这时御史大夫出列,躬身行礼道:“陛下,臣以为应该先派兵前往烟州支援。然后再从南方各地,调集兵马前来京都驻守。或者再次招募新兵以巩固京都。乾帝闻言,陷入沉思,片刻后缓缓开口:“此计可不错,诸位且再议议,拿出个万全之策来。”